流行性淋巴管炎(又称假性皮疽)是由皮疽组织胞浆菌引起马属动物(偶尔也感染骆驼)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以皮下淋巴管及其临近淋巴结发炎、脓肿、溃疡和肉芽肿结节为特征。OIE将其列为B类疫病。
1 病原学
皮疽组织胞浆菌属半知菌亚门、丝孢菌目、丛梗孢科、组织胞浆菌属。
皮疽组织胞浆菌对外界因素抵抗力顽强。病变部位的病原菌在直射阳光作用下能耐受5天,60℃能存活30分钟;在80℃仅几分钟即可杀死。0.2%升汞要60分钟杀死,5%石炭酸l~5小时死亡。在0.25%石炭酸、0.1%盐酸溶液中能存活数周。在1个大气压的热压消毒器中10分钟杀死。病畜厩舍污染本菌经6个月仍能存活。
在培养基上生长的本病原菌在日光直接作用下能存活5天,60℃加热能抵抗1小时,在80℃几分钟即可杀死。0.2%升汞、5%石炭酸、1%甲醛溶液、5%石灰乳1~5小时杀死本菌,在5%~20%漂白粉中要1~3小时才能杀死本菌。在干燥的培养基上可生存1年,在密封的培养基能存活1年以上。
2 流行病学
患畜病灶的排出物是主要传染源,含有本菌的泥土也是传染源。本病通过与病畜脓性分泌物直接或间接通过受伤的皮肤和黏膜等途径传染。也可通过昆虫机械传播,或通过受污染的物体传播本病。本病不能经消化道传染。
马、驴、骡易感,骆驼和水牛也可偶然感染。
本病无明显季节性,但以秋末及冬初多发。潮湿地区、洪水泛滥后多发。不分年龄,但以2~6岁的马属动物多发。
3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本病潜伏期长短不一,一般为30~40天。人工感染为30~60天。
主要表现为皮肤、皮下组织及黏膜发生结节、脓肿、溃疡和淋巴管索状肿及串珠状结节。
皮肤(皮下组织)结节、脓肿和溃疡:常见于四肢、头部(尤其是唇部),其次为颈、背、腰、尻、胸侧和腹侧。初为硬性无痛结节,随之软化形成脓肿,破溃后流出黄白色混有血液的脓汁,形成溃疡。继而愈合或形成瘘管。
黏膜结节:常侵害鼻腔黏膜,可见鼻腔有少量黏液脓性鼻漏,鼻黏膜上有大小不等黄白色结节,结节逐渐破溃形成溃疡,颌下淋巴结也多同时肿大。口唇、眼结膜及生殖道黏膜,公畜的包皮、阴囊、阴茎和母畜的阴唇、会阴、乳房等处也可发生结节和溃疡。
淋巴管索状肿及串珠状结节:病菌引起淋巴管内膜炎和淋巴管周围炎,使之变粗变硬呈索状。因淋巴管瓣膜栓塞,在索状肿胀的淋巴管上形成许多串珠状结节,呈长时间硬肿,而后变软化脓,破溃后流出黄白色或淡红色脓液,形成蘑菇状溃疡。
本病常呈慢性经过,体温一般不升高,全身症状不明显。
4 诊断
4.1 根据典型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做实验室诊断。
4.2 实验室诊断
病原分离与鉴定:渗出物涂片镜检、病变组织切片镜检。
血清学检查:荧光抗体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血凝抑制试验、皮肤过敏反应试验。
病料采集及保存:病料直接从化脓灶和病变淋巴结采集,做病原分离用时,要将病料放人含抗生素的液体营养培养基中冷藏。
4.3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鼻疽、溃疡性淋巴管炎鉴别。5防治
经常刷拭马体,消除各种可能发生外伤的因素。发生外伤后,及时治疗。对久治不愈的创伤或瘘管,应采取脓汁做进一步检查。对新购进的马骡,应做细致的体表检查,注意有无结节和脓肿,防止带入病马。
发生本病后,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采取严格控制、扑灭措施,防止扩散病马应及时隔离、治疗。患病严重的病马予以扑杀。病死马尸体应深埋或焚烧。
被污染的厩舍、系马场以及饲理用具,应以10%热氢氧化钠或20%漂白粉液消毒,每10~15天一次,刷拭用具及鞍具等应以5%甲醛液消毒。粪便经发酵处理。治愈马应继续隔离观察个半月后,方可混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