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我国出现了一种以腺胃炎性肿大为主要特征的新传染病。该病在美国、澳大利亚已有报道,在我国已有10多个省市发生本病的报道,自1997年以来,山东省青岛、枣庄、泰安、潍坊等地发现本病流行。
1.病原
目前,关于本病的病原众说纷云,有报道称,在腺胃病变中观察及分离到的病毒有多种,如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呼肠孤病毒等。
2.流行特点
我国发生的传染性腺胃炎可发生于不同品种的蛋鸡和肉鸡,其次以蛋雏鸡和青年鸡多发,然后为肉用公鸡和杂交肉鸡。该病流行较广,发病地区发病率一般为7%~28%,死亡率一般为30%~50%。最早发病日龄见于21日龄,25~50日龄为多发期,有报道称产蛋鸡也可发病。病程10~15天,长者可达35天,发病后5~8天为死亡高峰。
3.临床症状
病鸡初期表现精神沉郁,缩头垂尾,翅下垂,羽毛蓬乱不整,采食及饮水减少。鸡只生长迟缓或停带,体重增重停止或逐渐下降,有的鸡体重仅为正常鸡的50%或更少。鸡体苍白,极度消瘦,饲料转化率降低,粪便中有未消化不良的饲料。有的鸡有流泪、肿眼及呼吸道症状,排白色或绿色稀粪。
4.病理变化
病鸡腺胃病变具有特征性。病鸡腺胃肿大如球壮,呈乳白色,仔细观察可见灰白色格状外观;切开见腺胃壁增厚、水肿,指压可流出浆液性液体,腺胃黏膜肿胀变厚,乳头肿胀、出血、溃疡,有的乳头已融合,界限不清,肌胃萎缩,胸腺、脾脏及法氏囊严重萎缩;肠壁菲薄无物,肠道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性炎症。
5.防治
由于感染该病的鸡饲料转化率低,死淘率较高,使生产水平下降,生产成本增高,经济损失惨重,给养鸡业带来严重危害,因而有效地预防本病成为当务之急。但是,由于本病病因复杂,病原无统一定论,所以目前尚无特异性的治疗和预防控制措施。山东省已有利用当地分离株制成的灭活油乳剂疫苗,实验证明免疫效果良好,保护率较高。在有本病流行的地区可以考虑使用此苗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