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防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1-13  来源:中国兽药114  作者:一天  浏览次数:310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巴氏杆菌病,是侵害雏鸭(雏鹅)的一种慢性或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发生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及关节炎。随着养鸭业的迅猛发展和禽产品贸易的扩大,鸭传染性浆膜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易发难治,已经成为制约养鸭业快速发展的重要疫病之一。控制和消灭本病,对于促进养鸭业的快速发展意义重大。本人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对该病防治工作的体会。

  病原:本病的病原体为鸭疫巴氏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菌体为小杆菌,有的呈椭圆形,有荚膜,瑞氏染色见有少数菌体两端浓染。该菌在巧克力琼脂平板上菌落不溶血,呈小露珠状。在普通琼脂和麦康凯培养基上不能生长。绝大多数鸭疫巴氏杆菌在37℃或室温下于固体培养基上存活不超过3—4天,4℃条件下,肉汤培养物可保存2—3周。55℃下培养12—16小时即失去活力。在水中和垫料中可分别存活13天和27天。

  流行病学:本病多发在秋冬之交和春夏之交。在一般情况下,主要发生于1—8周龄的雏鸭、雏鹅。尤以2—3周龄雏鸭最易感,8周龄以上的鸭很少发病。成年鸭罕见发病,但可带菌,成为传染源。本病主要经呼吸道或皮肤伤口感染,也可通过种蛋垂直传播。被污染的饲料、饮水、空气等都是重要的传染途径,育雏舍密度过大、换气不畅、潮湿、营养不良都是本病发生的诱因。

  症状:本病潜伏期一般为1—3天,有时可长达7天,幼鸭发病较急,常在应激条件下突然发病,且未见明显症状而很快死亡。病程稍长的病鸭嗜睡、精神沉郁、离群独处、食欲减退或废绝,摇头缩颈,体温升高,呼吸急促,眼、鼻流出分泌物,眼被污染,两腿无力,运动失调,有的出现神经症状,阵发痉挛,排黄绿色恶臭稀粪。少数病鸭表现跛行和伏地不起等关节炎症状。1—2月龄的雏鸭呈亚急性或慢性经过,不断鸣叫,共济失调,有时转圈,有时后退,发育不良,逐渐消瘦,衰竭死亡。因饲养管理条件的不同,死亡率有很大差异,一般为10%—30%,高的可达50%以上。

  病理变化:急性病例的病变为全身脱水,肝脾肿大。病程稍长者,浆膜面上有纤维素性炎性渗出。主要表现为心包炎、心包积液,心包膜有纤维素性渗出物,肝肿明显大于正常,呈土黄色或灰褐色,质地较脆,表现覆盖一层灰白色或灰黄色纤维素膜,容易剥脱,出现纤维素性肝周炎、纤维素性气囊炎,腹部气囊后部出现有黄白色的干酪样渗透出物,有的出现输卵管炎和关节炎。

  诊断:在兽医临床中,一般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做出初步诊断。如果要进行确诊,可采取镜检和细菌培养等实验室手段,在细菌分离培养时,可用血液培养基培养再接种到鉴别培养基上进行鉴定。

  防治:该病发病率高、流行广,必须采取综合防治的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给鸭群供应优质、全面、充足的饲料,保持合理的环境温度、空气湿度和饲养密度,加强鸭只的运动,并及时更换垫料,做好通风换气工作,提高鸭只的体质。

  合理用药。磺胺药物、链霉素、庆大霉素、红霉素、氯霉素、四环素等药物对鸭疫巴氏杆菌均有效,但由于近年来抗菌药物的滥用,细菌耐药性日益增强,因此,在用药时最好先做药敏试验,有针对性用药,并及时更换药物,提高疗效。在防治中,通常在饲料中添加磺胺二甲基嘧,连续喂3天效果较好。

  做好消毒接种工作。为了防止疫病的产生和扩散,要对鸭舍、饲槽、水槽以及鸭只经常活动的场所进行定期消毒,并做鸭疫巴氏杆菌灭活苗的免疫接种工作。

  严格检疫。加强对鹅鸭场、孵化场的监督管理工作,添置必要的防疫设备。在疫苗接种消毒和种苗供应方面严格把关,并做好运输检疫、市场检疫工作,防止疫情产生和蔓延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