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在实际预防免疫的过程中,由于受到疫苗、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免疫效果降低甚至免疫失败,造成家禽的死亡或疫病的流行,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下面就家禽免疫失败的原因做简单的分析和解决方案。
一、疫苗本身的原因
1、养殖户所购买疫苗并不是出自正规疫苗生产厂家,所买到的是假冒、伪劣产品或者来源不明、标识不清楚的疫苗。因此在购买疫苗时一定要购买正规厂家的疫苗,从而保证疫苗的质量。
2、疫苗保存方法的不适当:在保存时没有按疫苗规定的温度范围保存,造成免疫效果降低甚至失效。在保存时冻干疫苗温度不能过高、油乳剂疫苗温度不能过低,否则大大降低其免疫效果。
3、疫苗的血清型与家禽感染的血清型不同,免疫之后并不能保护家禽,甚至出现负面效果的影响,因此在购买疫苗时要选择相应的血清型。
4、在免疫时,由于疫苗的温度过低使家禽的应激过大,使免疫效果降低甚至免疫失败。因此在免疫时育雏鸡室内温度升高到原温度的二到三度,大鸡应在做完疫苗后投喂适当抗应激药物以减少应激。
5、疫苗选择不当。由于疫苗的品系不同,其毒力也不同,若首免就使用强毒的疫苗不仅不能免疫成功,反而会引起家禽的发病。因此,首免时应选择毒力小的疫苗保证免疫成功。
二、免疫的原因
1、免疫程序不合理。由于各个养殖场的具体情况有所差异,如果不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同样不能获得良好的免疫效果。因此,养殖场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出合理的免疫程度。
2、免疫接种是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等制定的防疫程序,盲目地进行免疫或随意增减次数均可影响免疫效果,因此在制定免疫程序时要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而定。
三、家禽的原因
1、家禽本身患有免疫抑制性疾病,如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马立克氏病以及饲料霉菌毒素中毒等都会损害免疫系统导致免疫抵制,造成免疫失败。
2、家禽自身健康状况不好: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微量元素缺乏、饲养管理不当均可影响免疫效果,因此在饲养过程中要保证饲料中的营养物质全面而丰富,使家禽保持较好的健康水平。
3、家禽已处于亚临床感染状态或处于疾病潜伏期,若此时进行免疫,不仅不能产生免疫作用,反而会使家禽发病,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当发现家禽已处于亚临床感染时千万不可进行免疫。
四、环境和人为的原因
1、免疫前应先了解当地有无某些疫情的发生,若无疫情建议不进行免疫。
2、免疫时在噪杂、通风不良、转群等情况下进行,从而引起家禽的应激反应,降低免疫效果。因此免疫要在安静,通风良好的情况下进行,平时要注意消毒和封锁,不可随意让外来人员和车辆进入养殖场内以免带来病源威胁家禽造成免疫失败。
3、免疫人员在免疫前没有仔细阅读疫苗说明书,随意进行免疫,随意更改次数和剂量都会影响免疫效果,因此免疫人员要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免疫或在兽医指导下进行免疫。
4、免疫接种部位不正确,剂量不准;喷雾免疫时喷射不均;刺种时没有刺破皮肤等等,因此在免疫接种时要找准免疫部位,剂量要准,喷雾要均匀,刺种操作要正确。
5、在家禽群体免疫时没有进行标记造成漏免或重免,因此免疫时要记住对已免疫的家禽进行标记,保证不漏免一只或重免一只。
6、疫苗稀释后,免疫过程或饮水时间过长降低疫苗的效价,因此在免疫时要掌握好免疫时间,保证其效价。
7、免疫前72小时使用了能杀灭疫(菌)苗的药或饲料中含有抗菌(病毒)药物,因此在免疫前72小时内不能使用杀灭疫(菌)苗的药物,不能饲喂含有抗菌(病毒)药物的饲料。
8、饮水免疫时水量不足或饮水器过少,造成家禽饮水不均,致使免疫抗体不齐,因此在饮水免疫时保证充足的水量和足够的饮水器显得尤为重要。
9、有的疫苗在免疫之后会有一定的反应,有的家禽会发生过敏反应,因此在家禽免疫后要进行很好的护理和观察,保证在家禽发生反应之时能及时进行处理。
五、其他原因:
1、一些治疗传染病的药物有免疫抑制作用,因此在免疫前后一周内禁止使用此类药物。
2、在免疫前后一周内使用了降低动物免疫作用的添加剂,如抗菌药物庆大霉素,因此在免疫前后一周内使用此类添加剂是不可取的。
3、重金属元素可损伤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从而引起免疫抑制,因此家禽饮用疫苗时不应用金属器具。
4、地塞米松、链霉素均可引起免疫抑制,因此,尽量避免使用此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