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消毒
先将鸡舍彻底清扫冲洗干净,然后用福尔马林(甲醛)和高锰酸钾进行熏蒸消毒,关严门窗12小时~24小时后,打开门窗通风换气。所有用具用0.2%的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消毒。做完这些工作后,方可接雏入室。
二、饮水
雏鸡开食前,首先要给予饮水,最初几天,可在饮水内加入万分之一的高锰酸钾,起消毒饮水和清洗胃肠,促进小鸡胎粪排出的作用。经过长途运输的雏鸡,可在饮水中加入5%左右的葡萄糖,以帮助消除疲劳,尽快恢复体力。所用饮水要预先加温,使水温与育雏室温基本一致。
三、开食
雏鸡出壳后24小时~36小时,才可开食。
开食的饲料要求新鲜,颗粒大小适中,易于雏鸡啄食,且营养丰富、易消化,常用的有碎玉米、小米、碎米、碎小麦等。开食料可煮至八成熟后再喂,这样有利于雏鸡消化。每日喂5次~7次,开食料喂2天~3天后,逐步改用雏鸡混合料进行正常饲喂,每日喂4次~5次,要少喂勤添。可在出壳后第4天起在饲料中拌些切碎的青菜叶或嫩草叶,饲喂量约占饲料总量的10%左右,以后逐步加大喂量,可占饲料总量的20%~30%。
四、营养
雏鸡消化机能尚未发育完全,要喂营养丰富、易消化的全价配合饲料,同时配喂适量青绿多汁饲料。使用单一饲料或营养不全的饲料,不利于雏鸡的生长发育。
五、温度
春季虽然气温回升,但气候仍然寒冷,保持适宜的温度是育雏成败的关键。雏鸡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对环境温度的变化十分敏感,环境温度的高低对雏鸡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有着直接的影响。进雏前育雏舍要先预温,达到育雏的温度要求。1周龄内的雏鸡需要鸡舍温度为30℃~32℃,以后每周递减2℃~3℃,直到舍温为21℃为止,且该温度要保持到育雏结束。
育雏温度适宜与否,可通过观察雏鸡的表现掌握。育雏温度合适时,雏鸡活泼好动,精神旺盛,叫声轻快,食欲良好,饮水适度,羽毛光滑整齐,饱食后休息时,分布均匀,鸡舍内极为安静。温度过低时,雏鸡行动缓慢,羽毛蓬松,身体发抖,聚集在热源下,不时发出尖叫声。温度过高时,雏鸡远离热源,精神不振,张口呼吸,饮水量增加,严重时雏鸡表现出脱水现象。
六、湿度
适宜的湿度可以保持雏鸡体内水分蒸发恒定,提高雏鸡的成活率。通常情况下,10月龄前,因育雏温度较高,空气的相对湿度往往太低,必须注意补充屋内水分,使育雏室内的相对湿度达到60%~65%。10月龄以后,随着日龄增长,体重增加,小鸡的采食量、饮水量、呼吸量、排粪量等都逐日增加,加上育雏温度又逐周下降,很容易造成室内潮湿,小鸡对这种潮湿环境极不适应,因此,育雏室要加强通风,勤换垫料,加添饮水时要防止水洒在于地面或垫料上,尽可能将育雏室相对湿度控制在55%~60%。
七、密度
合理的密度可使雏鸡均匀摄食,保持鸡群整齐发育。密度的大小应根据雏鸡日龄的大小、品种、饲养方式、季节和鸡舍结构等不同进行适当调整。平养雏鸡的合理密度为:0周龄~4周龄20只~25只/平方米;5周龄~7周龄10只~20只/平方米。网上育雏的合理密度为:0周龄~4周龄24只~28只/平方米;5周龄~7周龄15只~20只/平方米。
八、光照
合理的光照时间是:0周龄~3周龄24小时光照,4日龄~14日龄的光照时间为16小时~19小时,15日龄以后采用自然光照。光照强度,按每15平方米的鸡舍,第一周时用一只40瓦灯泡悬挂在2米高的位置,第二周开始换用25瓦灯泡就可以了。
九、通风
在育雏阶段,由于鸡舍温度较高,雏鸡密度较大,鸡粪和饲料极易腐败发酵,产生大量的氨气、二氧化碳及其他有害气体。因此要加强育雏室的通风,以保持育雏舍内空气新鲜。为解决通风与保温的矛盾,通风之前先提高育雏室温度1℃~2℃,待通风完毕后基本降到原来的舍温,通风的时间最好选择在晴天中午前后,通风换气应缓慢进行,门窗的开启度应从小到大,最后呈半开状态,切不可突然将门窗大开,让冷风直吹,使舍温突然下降。
十、防疫
根据当地实际,选择合理的免疫程序接种疫苗,应定期对鸡舍彻底消毒,保持鸡舍干燥、清洁、卫生;坚持在饲料和饮水中添加预防药物;发现病鸡要及时隔离治疗,死鸡要远离鸡舍焚烧或深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