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球虫病的症状和病变
鸭球虫病是由艾美耳科的艾美耳属、泰泽属的球虫寄生于小肠道所引起,其中以泰泽属的毁灭泰泽球虫致病力最强。球虫在鸭群中经常发生,发病率为30-90%,致死率可达20-70%,耐过的病鸭生长发育受阻,增重缓慢,对养鸭业危害极大。
【病原学】
鸭球虫的种类较多,分属于艾美耳科的艾美耳属、泰泽属,多寄生于肠道,少数艾美耳属球虫寄生于肾脏。
【临床症状】
急性鸭球虫病多发生于2-3周龄的雏鸭,于感染后第4天出现精神萎顿,缩颈,不食,喜卧,渴欲增加等症状;病初拉稀,随后排暗红色或深紫色血便,发病当天或第2、3天发生急性死亡,耐过的病鸭逐渐恢复食欲,死亡停止,但生长受阻,增重缓慢。慢性型一般不显症状,偶见有拉稀,常成为球虫携带者和传染源。
【病理变化】
肉眼病变为整个小肠呈泛发性出血性肠炎,肠壁肿胀、出血,粘膜上有出血斑或密布针尖大小的出血点,有的见有红白相间的小点,有的粘膜上覆盖一层糠麸状或奶酪状粘液,或有淡红色或深红色胶冻状出血性粘液,但不形成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