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原学
本病的病原 属于禽白病肉瘤毒群中的病毒引起,包括淋巴细胞性的白血病、成红细胞性白血病、成髓细胞性白血病、骨髓细胞性白血病、血管瘤、肝癌等,是一种反录病毒科肿瘤病毒,不感染人。亚科的C型RNA肿瘤病毒,目前按照所分离的鸡白血病病毒囊膜的特性将其分为A、B、C、D和E五个亚型。根据细胞感染范围和囊膜抗原,可将禽白血病/肉瘤病毒群进一步区分为A~G七个亚群。各亚群病毒的囊膜抗原有所不同,可以通过中和试验作为区分亚群的手段之一。我国崔治中教授首次在我国肉种鸡中分离并鉴定了有别于上述五个亚群,的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此病毒系一外源性白血病病毒与一内源性E亚群病毒的囊膜基因重组的重组体,在鸡群中,多发生外源性病毒A、B亚群的感染,表现为较强的致病性和致瘤性,而C、D亚群较罕见。J亚群病毒在英国广泛存在,中国的肉鸡群中也有J亚群的感染,但是属于输入性病原。
二、流行病学
1、易感动物 鸡白血病病毒的自然宿主是鸡;另据报道,日本鹌鹑、野鸡、火鸡、鸭、鹅、鸽、鹦鹉等曾经发生过该病。
2、传播方式 ALV感染的传播方式有四种:水平传播、垂直传播、遗传性传播和医源性传播。水平传播即病毒从一只鸡传给另一只鸡是通过直接的接触传播。先天性感染的雏鸡,其本身并不出现症状,雏鸡常有免疫耐受现象。但其血液和组织中经常含有大量病毒,它不产生抗肿瘤病毒的免疫抗体,随分泌、排泄物排出,成为水平传播的重要来源;而后天鸡被感染后,体内可长期存在抗体,甚至持续终生,带毒排毒现象较轻。抗体可经卵传递给子代,4—7周内消失。一旦养鸡环境被污染,加上消毒不彻底,会造成不同批次鸡群的连续感染。ALV阳性鸡在其皮肤表面也有可能发现病毒。正因为水平传播的原因,导致在雏鸡阶段ALV感染率很高,这种传播方式,主要是外源性白血病病毒引起的。垂直传播主要是指母鸡通过排泄病毒到种蛋中,传给下一代。18月龄母鸡的蛋排毒率最高。垂直传递病毒可能是使本病广泛传播的主要原因。公鸡的感染虽然不影响子代的先天性感染,但这种病毒的携带者通过与其它鸡接触和与母鸡交配来感染它们。遗传性传播,这种传播方式只适应于禽反转录病毒,是垂直传播的另一种形式。大多数内源性病毒不表达完整的病毒粒子,只有以DNA的形式按孟德尔遗传规律从上一代传给下一代。医源性传播即接种被白血病感染的疫苗、雌雄翻肛鉴别、人工授精、注射疫苗药品、饲养于被污染的鸡舍中等途径。
3、发病日龄、品种、季节 此病大多在秋冬、春季发生,常见于4~18月龄,本病一般散发,年龄愈小,对白细胞增生病病毒的易感性也愈高。4月龄以下发病少见,母鸡发病率显著高于公鸡。来航鸡、湖北红鸡的感受性较低,而其他品种的蛋鸡易感性要高,这种抵抗性也表现在其鸡胚和细胞培养物抗病毒感染的能力。能降低鸡体抵抗力的应激因素,例如患寄生虫病、饲料中缺乏维生素E、维生素B、维生素A、维生素K等,都能促进白血病的发生和发展。
三、主要症状
病鸡通常不表现特征的症状,仅出现一般的全身症状,皮肤苍白,倦怠,食欲不振,母鸡产蛋减少或停止,后期可能出现腹泻。在鸡爪、翅等无毛的地方有血管瘤,破后出血,血流不止。剖检症状,胸腺萎缩、法氏囊透明状,皮肤无毛处有血管瘤,剪开有血管。一般初发时是鲜红色,随着时间的推移,成深红色,开始高出皮肤,部分表面长出的结节状,破后出血,血流不止,直至死亡。肝、脾偶见肿大,肾呈桃红色或暗红色肿大或内脏萎缩。
四、诊断与净化
对于白血病的防控,我国目前尚无商品化疫苗,只能靠对种鸡群的净化。对曾祖代种鸡或原祖代鸡群,做彻底的净化;祖代及以下鸡场,要求引进尽可能净化的苗鸡。随着对ALV的认识,对该病的诊断方法已有多种形式。国内的研究者先后建立了不同的检查方法,如利用琼脂扩散试验检测羽髓中鸡白血病毒,DOT—ELISA和DAS—ELISA等检测抗体或抗原。这些方法的建立和应用,对鸡白血病的诊断变得比较容易。有研究表明,ELISA法比AGP法敏感,利用ELISA法检测种鸡群中ALV时不易漏检阳性鸡。但生产中要建立无ALV感染的鸡群还有很大的困难。因为我国地方鸡的品系和种群数量太大,不同鸡群饲养过于密集,难以克服横向传播的问题,另外我国在几十年来从未在控制ALV方面采取任何全国性的措施,种鸡公司对控制ALV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实际应用过程中,ELISA法快速、敏感,适用于商业鸡群对ALV的净化。按规定程序,用ELISA试剂盒定期多次检测血清和泄殖腔棉拭子,淘汰所有抗体或抗原阳性鸡或其后代呈现阳性的鸡。
五、预防措施
本病目前尚无治疗方法。在ALV的防治上没有疫苗可用,加强平时的饲养管理和卫生消毒措施,及时淘汰患有该病的鸡。种鸡群控制ALV的措施,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法:
1、加强海关监管严防白血病从国外传入,对进口祖代鸡严格检测白血病。养殖场应定期对种鸡场进行ALV的鉴测及时淘汰ALV排毒鸡。通过准确的血清方法检测ALV阳性鸡,将其淘汰。
2、强化管理水平,加强卫生消毒措施。因为带毒病鸡通过粪便、羽毛等方式将病毒排泄在环境中,因此加强消毒观念正确消毒。在翻腔进行性别鉴定和疫苗防疫接种、疾病控制时尽可能多换针头避免交叉感染。
3、加强生物安全措施和管理区划,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引种时,要从净化过ALV种鸡场进种。
4、加强疫苗和生物制品监管。由于我国生物制品企业发展和起步较晚,全部实行spf化还有困难,而据有关资料表明普通鸡胚或鸡胚成纤维细胞制造的活病毒疫苗60%以上污染了支原体,约40.0%的污染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养殖户给鸡体免疫其实就是接种病毒,从而造成各种疾病泛滥。因此有必要尽快推行和实施活疫苗的spf化。加强进口疫苗监管和检测,严厉打击生物制品走私行为。这些年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我国好多烈性传染病都是进口过来的即输入性的,而生物制品携带占很大比重,因此必须加强监管。
5、加强对兽药企业监管,严厉打击企业以盈利为目的非法宣传或宣称对本病有很好的治疗和控制措施来愚弄养殖户。因为鸡白血病病毒在体内、外感染易感易感动物时,都将产生持续感染,并不断释放病毒。药物的控制只能是给排毒、放毒加强传播带来机会增加对本病防控的难度。因此应该严厉禁止和打击这类虚假宣传。况且本病一段肿瘤形成也没有有效办法控制。
6、加强舆论正确引导避免盲目性,对发病地区进行积极补偿,统一防控。避免老百姓受不良信息引导给后续控制带来难度。如有资料表明表明法氏囊是该病的主要靶器官之一,法氏囊在鸡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研究证实,白血病病毒首先在鸡的法氏囊出现,随后才在其他器官中出现,并引起肿瘤。推行在给鸡接种具有一定毒力的法氏囊弱毒,使鸡的法氏囊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而防止鸡白血病的发生。或采用激素如二甲诺酮等雄激素,使鸡法氏囊萎缩防止本病。这些办法都不是科学和有效的方法必须严格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