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疾病学:
鸡肌胃糜烂是由于多种致病因素引起鸡的肌胃类角质膜糜烂、溃疡的一种消化道疾病,是一种与哺乳动物和人的胃肠溃疡出血类似的非传染性疾病。主要发生于肉鸡,其次为蛋鸡和鸭。发病年龄多数在2周龄一2.5月龄。临诊特征为食欲减少,精神倦怠,严重病例呕吐黑色物,贫血消瘦,因而又曾称为“黑色呕吐病”。
二、流行特点:
肌胃糜烂素具有破坏肌胃粘膜的糖衣作用而起引GE,肌胃粘膜固有膜具有排列成组的膜管腺,它能分泌糖衣,覆盖在上皮细胞的外表面。糖衣是肌胃的屏障之一,能防止胃肠内容物对其粘膜的侵害。若使肌胃粘膜丧失糖衣的功能,就会发生GE。鱼粉引起肌胃内的分泌物增多,其过量是肌胃病变的组织病理发生的原因,从而导致肌胃糜烂和溃疡,类角质膜疏枪、脆弱等病理变化。实验证实,肌胃糜烂素能使实验雏鸡的胃酸分泌亢进,这时,若喂给组织胺H2受体拮抗药——甲腈咪胺,肌胃糜烂素能使实验雏鸡的胃酸分泌亢进,这时,若喂给组织胺H2受体拮抗药——甲晴咪胺,肌胃糜烂素作用就受到抑制。肌胃糜烂素还能使细胞的耗氧量增加,使细胞内CAMP浓度升高。这些作用表明,由于甲腈咪胺的抑制作用,甲基黄嘌呤(CAMP)、磷酸二酯的阻断物质作用增强。所以,肌胃糜烂素通过组织胺H2受体作用于胃粘膜而使胃酸分泌亢进,导至肌胃的糜烂和溃疡。,
三、主要症状:
病禽厌食,羽毛松乱,闭眼缩颈喜蹲伏。消瘦贫血,生长发育停滞,用手触诊嗉囊或倒提病鸡,从口内流出黑褐色粘液,所以,有人又称此病为“黑色呕吐病”。病禽的喙和腿脚黄色素消失,排稀便或黑褐色软便。发病率10%~20%,突然死亡,死亡率低(2.3%~3.3%),多数伴发营养缺乏症、代谢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本病发病特点是鸡群饲喂一批新饲料后5~10天发病,而在更换饲料后2~5天,发病率就停止增长。
四、剖检变化
嗉囊扩张,内充满黑色的液体。腺胃体积增大,胃壁增厚、松驰,粘膜腺体乳头突起,有黑色粘液。肌胃体积增大,肌胃壁变薄、松软,内容物稀薄为黑褐色,砂粒极少或无,病初的主要病变发生在腺胃和肌胃相接处,随后沿着皱壁向肌胃中区和后区发展,类角质变色,皱壁增厚,外观呈现羞状或树皮样。病的后期,在皱壁深部出现小点出血,以后出血点增多,逐渐扩大糜烂和溃疡,溃疡向肌层深部发展,可造成胃穿孔,穿孔常发生在接近十二肠的肌胃壁较薄处。十二指出现粘液性、卡他性出血性炎症,粘膜表皮坏死或形成局部性病变。
五、鉴别诊断
根据日粮中鱼粉含量、发病特点,以及特征性的临诊症状和病理化即可以作出诊断。并通过更换饲料或鱼粉等防治性措施帮助诊断。
六、防治措施
本病应以预防为主,只要采取有针对性措施即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1、日粮中鱼粉的含量控制在8%以下。据资料和调查统计,鱼粉含量在8%以下时,尚未发现引起此病。发病的皆在12%以上。
2、用含肌胃糜烂素低的鱼粉配料,更要严禁使用腐烂变质的鱼货来生产鱼粉。研究证实,若原料呈微酸性,则容易生成肌胃糜烂素;鱼粉干燥时温度愈高,则愈容易产生肌胃糜烂素,在鱼粉干燥时,若预先在原料内加赖氨酸或抗坏血酸,能显著抑制肌胃糜烂素的合成。对进口鱼粉也应严加监测。
3、防止家禽群体密度过大、空气污染、热应激、饥饿和摄入发霉的饲料及垫料等诱因。在每公斤日粮中补充维生素K32~8mg,维生素B63~7mg,维生素C30~50mg,维生素E5~20mg,有着排除应激因素和防治效果。
4、发病初期,在饮水和饲料中投入0.2%~0.4%的碳酸氢钠,早晚各1次,连用2天。给每只病鸡肌肉注射维生素K30.5~100mg,按每公斤体重注射青霉素5万单位,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并在饲料中加0.5g/kg的甲氰咪呱,可以有效抑制肌胃糜烂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