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由滤过性病毒引起,是一种传播迅速、死亡率高的烈性传染病。病毒主要侵害3周龄以内雏鸭,死亡率达100%。
主要症状:幼鸭多为突然发病,表现精神萎靡、缩颈拱背、脚软站立不稳、离群、眼睛半睁半闭、呈嗜眠状态。有些病鸭排青绿色或白色液状稀粪,后期出现运动失调,死前呈角弓反张;肝脏肿大,质脆,容易撕裂,呈土黄色(首次感染10日龄内的占半数以上)、褐黄色、黄白色,肝表面有大小不等的深紫色出血点、斑状条纹或坏死灶;胆囊肿大,胆汁稀薄;脾、肾有不同程度肿大、充血、出血等。
防治方法:
①雏鸭免疫。1日龄雏鸭用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免疫,注射后 5天可产生较强免疫力。
②应用蛋黄或血清抗体防治。雏鸭出壳3天,腿部皮下注射蛋黄或血清抗体液0.5~1毫升,初发病鸭立即注射1~2毫升,能起到预防和治疗作用;重病鸭隔12~36小时重复注射1次,治愈率达95%左右。
③辅助治疗可采用饲料中加入病毒灵1.5~2克/千克饲料;或在饮水中(饲料中)加入氟哌酸粉0.1%~0.25%和敌克,连喂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