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 正文

早春养鸭的饲养管理要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3-10  来源:中国禽病网  作者:一天  浏览次数:148

早春养鸭的饲养管理要点

一 分群、防堆。

分群要掌握适宜的饲养密度、防止鸭群“打堆”。要做到白天、黑夜逐群检查,用手把雏鸭操动4~5次,防止有雏鸭堆叠而造成上面冻、中间热、下面压。在自温育雏时,尤其要控制鸭群密度,一般在第1周,直径35~40厘米的筐或折圈中养15只左右,以后逐渐减为养10只左右。给温育雏时,每平方米面积养雏鸭数为1~5日龄25只、6~10日龄20~25只、11~15日龄15~12只、15日龄后为10~8只,每群以100~150只为好。

二保温保湿。

由于天气比较寒冷,需要给雏鸭加温。l~5日龄为27℃~30℃,6~l0日龄在25℃~26℃,11~20日龄为20℃~24℃,21日龄以后为l7℃~20℃。

三 看鸭施温。

温度低时,雏鸭靠近热源,打堆,站立不卧,身体发抖,缩成团,不时发出尖叫声,这时要加温;相反,如雏鹅远离热源,张口气喘,背部羽毛潮湿,饮水频繁时要降低温度;温度适宜时,雏鸭分布均匀,安静无声,羽毛平整光亮,食欲旺盛。育雏时还须注意夜间、阴天温度应高些;白天中午、晴天应低些;小群应高些,大群应低些;弱雏应高些,强雏应低些。除温度外,还要掌握好湿度,一般前10天相对湿度保持在65%~75%,11日龄后保持在60%~65%。

四.正确处理保温与通风透气的关系。

如果强调鸭舍保温而忽视通风透气,极易导致舍内空气污浊,病菌大量滋生。鸭长时间吸入二氧化碳、氨气等有害气体及生长在病菌滋生的环境,往往高发大肠杆菌病、慢性呼吸道病等。

五 及早饮水。

第一次饮水的时间一般在出壳后24小时左右,当雏鸭绒毛干爽并能行走自如,有啄食脚指和垫料的现象时进行。水要清洁,最好在水中加入少量葡萄糖或维生素。可以用盆盛水,将雏鸭的喙按入水盆,让其饮水,调教几次,雏鸭就会饮水。为防止消化道疾病的发生,可以用0.05%高锰酸钾溶液作为饮水。此后,鸭舍内水源要备足,保证雏鸭随时可喝到水,但切记育雏室内要保持干燥,湿度不要太大。

六 .适时开食。

雏鸭在首次饮水后,表现有伸颈张口等啄食行为即可开食。开食的育雏料要用水喷湿,用手攥饲料其自然散落为宜,具体方法是把饲料撒在塑料布上,供雏鸭自由采食。对不会采食的雏鸭,把料放在其嘴边、诱其采食,经数次调教,即会吃食。开食后鸭舍内食源要备足,保证雏鸭随时采食。

七 .减少应激。

鸭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因此,对鸭喂料、加水、打扫卫生、清理粪便等都要有一定的时间和顺序,固定饲养员。工作时动作要轻缓,严禁陌生人和其他动物进入鸭舍。若外界发生强烈的声响,如鞭炮声、风的呼啸声等,饲养员要及时进入鸭舍,给鸭营造一种“主人就在身边”的安全氛围。也可在鸭饲料或饮水中加入适量多种维生素或其他抗应激的药物。

八加强卫生管理。

圈舍要常清扫,垫草要勤换勤晒,料槽每周用碱水刷1次,防止虫、鼠、蝇的繁殖和蔓延。

九 疫病防治。

初春时节饲养雏鸭,应当搞好疫病的防治工作。

1要搞好卫生。在进场口设立消毒池。鸭舍要定期翻换垫料,每天清扫内外场地粪便,冲洗育雏用具。饲养员进出要换鞋,尽量不要用其他饲养场的工具,如果用也要先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鸭舍外围也要经常清理消毒,不要堆放垃圾、鸭粪,门口撒石灰粉。

2要建立消毒制度。鸭舍内要定期用刺激性小的消毒液按说明剂量带鸭消毒。鸭场门口每7~10天用3%的热火碱水喷洒消毒1次,鸭舍内一般每周喷雾消毒1次。每批鸭群出售或宰杀后要进行彻底消毒。

3要做好疫苗接种和药物防治。在育雏、育成阶段,要及时做好疫苗的免疫工作,防止疾病的发生。育雏阶段重点防治病毒性肝炎及传染性浆膜炎。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