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腺病毒为哺乳动物、禽类上呼吸道及结膜处寄生的一大群病毒,多数为长期潜伏病毒,引起症状不明显的潜伏感染,少数可致死。禽包涵体肝炎为一种急性腺病毒感染,主要发生于3~9周龄的小鸡,肉鸡更敏感一些。主要特征为死亡率突然增高,肝脏肿胀、出血及核内包涵体出现。此病毒的抵抗能力较强,尤其对热具有明显的抵抗力,但1:1000的甲醛能灭活病毒。
临床诊断:
1.本病主要有两种传播方式,一种是通过污染种蛋而传递,病毒的排出在3周龄以后,肉鸡的排毒高峰在4~6周龄,蛋鸡在5~9周龄。另一种是病毒存在于粪便、气管、鼻粘膜及肾脏中,通过各种排泄物、主要是粪便污染而直接或间接传染。
2.症状,本病的潜伏期较短一般感染3~4天后突然出现死亡高峰,很快停止,也有持续2~3周的。病鸡羽毛蓬乱,精神萎顿,食欲减退,呈现卷曲姿势,冠鬓苍白,表现贫血或黄疸症状。发病率低,死亡率在10%~30%之间。一般多见于3~7周龄的肉仔鸡,但1周龄及20周龄时也可见到。成年蛋鸡感染时,因毒株差异,可使产蛋轻微下降或影响蛋壳质量。
3.病理变化,主要变化集中在肝脏,可见肝脏苍白、质脆、肿大,有点状或斑状出血。肾脏常肿胀、皮质出血。骨髓发黄,血液稀薄。皮质苍白或黄染,并有出血点,肌肉及浆膜也可见到出血斑点。法氏囊常萎缩变小。组织学变化主要是肝脏充血、出血、脂肪变性及肝细胞的核内包涵体形成。
防治:养殖户们在饲养过程中要加强饲养管理,适当通风散热,平时注意添加抗生素及维生素有助于控制并发感染尤其在种蛋的选择和孵育过程中更要控制好病毒的传染。
注:包涵体即细胞感染病毒后,出现于细胞将内或细胞核内的特殊结构称为包涵体。大多数包涵体是由完整的病毒颗粒或尚未装配的病毒亚基聚集而成的小体,少数包涵体是宿主细胞对病毒感染的反应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