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痘是由鸡痘病毒侵入而引起鸡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从发生部位不同可分为皮肤型和粘膜型鸡痘,有时二型均存在,本病一年四季都可流行,但以秋冬两季最为严重,秋季皮肤型鸡痘较多,冬季则白喉型多见,痘病毒主要通过皮肤和粘膜上伤口侵入体内,蚊虫等是传带病毒的媒介。
一、主要症状:鸡冠、肉髯和眼皮等处皮肤上产生一种灰白色小点,小点逐步增大变为黄色,并结合在一起形成干燥、粗糙的大结痂,经3~4周后逐渐脱落,一般无全身症状,个别严重的病鸡食欲废绝,甚至引起死亡,白喉型鸡痘有时会阻塞呼吸道造成窒息而死亡。
二、防治措施:预防鸡痘最佳办法是接种疫苗,将鸡痘疫苗50倍稀释,用消毒的鸡痘接种针(或片)蘸取疫苗,刺种在鸡翅膀内侧皮下,刺1~2下,刺种疫苗一周左右,见接种处皮肤上产生绿豆大小的小疱,以后逐渐干燥。
一旦发生本病时应立即隔离病鸡,做好环境卫生消毒工作,皮肤和粘膜上可涂碘甘油,可用一些抗病毒药如病毒灵、板蓝根等口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