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卵巢炎、输卵管炎及腹膜炎是鸡,特别是产蛋鸡的一种常见病,临床上以卵巢、输卵管、腹膜发炎为特征,严重时卵泡变形、充血、出血,呈红褐色或灰褐色,甚至破裂,破裂于腹腔中的蛋黄液,味恶臭,有时卵泡皱缩,形状不整齐,呈金黄色或褐色,无光泽,病情稍长时,肠道粘连,输卵管有黄白色干酪样物。病因比较复杂,是威胁养鸡业健康发展多发病之一。
一、病因
禽舍卫生条件太差,泄殖腔被细菌(如白痢沙门氏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等)污染而侵入输卵管;或饲喂动物性饲料过多,产蛋过大或产双黄蛋,有时蛋壳在输卵管中破裂,损伤输卵管;或产蛋过多、饲料中缺乏维生素 A 、 D 、 E 等均可导致输卵管炎。家禽患输卵管炎,往往会引起输卵管脱垂、难产等。
二、临床症状
1、鸡群外观一切正常,但产蛋无高峰期
2、病鸡冠厚,鲜红,腹部下垂
3、大多数病鸡卵泡发育正常.有的鸡腹腔内有6-7个成熟的卵子,但是没有完整功能的输卵管,无法产蛋,其他器官无异常
4、输卵管内有大小不等水泡,大的有600多毫升,小的有几毫升.积水是清凉,无色,透明,无味的液体.有些鸡输卵管无积水,但有盲端或输卵管狭窄或无输卵管口
病禽主要表现为疼痛不安,产出的蛋其蛋壳上往往带有血迹。输卵管内经常排出黄、白色脓样分泌物,污染肛门周围及其下面的羽毛,产蛋困难。随着病情的发展,病禽开始发热,而后热退,痛苦不安,呆立不动,两翅下垂,羽毛松乱,有的腹部靠地或昏睡,当炎症蔓延到腹腔时可引起腹膜炎,或输卵管破裂引起卵黄性腹膜炎。
三、剖检症状
剖检病变主要是卵泡变性、变形、充血、出血、坏死或萎缩;输卵管水肿、变粗,内有大量分泌物,腹膜发炎、充血、浑浊,严重的卵泡掉入腹腔,形成卵黄性腹膜炎,肠道与腹膜发生粘连或腹腔肠道、脏器发生粘连;腹腔积有浑浊液体,恶臭或有黄白色干酪样物质。当表现卵黄性腹膜炎时,输卵管壁会变薄,内有异形蛋样物,表面不光滑,切面层呈轮状。
四、预防措施
平时注意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禽舍卫生条件,合理搭配日粮,并适当喂些青绿饲料。由于本病大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因此,痊愈后的家禽不宜留作种用。
五、治疗方案:
一般为继发感染(多为变异传支),主要成分阿莫西林配抗病毒药物,多维饮水。
蛋鸡不能使用磺胺类球虫药。建议使用抗病毒药退热药+抗菌消炎+维生素混合饮水,综合治疗3天.
鸡链球菌病的防治措施
鸡链球菌病是鸡的一种急性败血性或慢性传染病。雏鸡和成年鸡均可感染,多呈地方流行。病的特征是昏睡,持续性下痢,跛行和瘫痪,或有神经症状。
一、主要症状:
感染兽疫链球菌的病鸡症状:疲乏无力,粪便呈淡黄色,冠及肉髯苍白,消瘦,食欲缺乏,头部有血染的组织和羽毛。病鸡休温可高达或超过42.8度,并有持续性的菌血症。感染粪链球菌的病鸡的体温呆能在正常以下或为41.7—42.2度。菌血症可能持续存在,但细菌数量有明显的变化。异染细胞可能明显增多,每立方毫米可能超120000个。临床发病的鸡大多死亡。
二、防治措施
认真做好饲养管理工作,供给营养丰富的饲料,精心饲养;保持禽舍的温度,注意空气流通,提高禽体的抗病能力。本病预防应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合理的饲养管理,加强卫生、消毒制度,发现病鸡及时隔离,出空禽舍和彻底清洗 ,以及种鸡和鸡群之间杜绝传染。还可通过对成年鸡或鸡胚进行病菌培养,以及在雏鸡中进行选择淘汰来消灭种鸡的粪便链球菌感染。种鸡一旦感染,必须停止留用,因为本病的孵化壳过程中经常能被感染。
应根据发病鸡体内分离出的病菌作抗菌素敏感试验,再选用治疗药物。因为链球菌是革兰氏阳性菌,因此,它们就对青霉素、红霉素、新生霉素、油霉素、四环素的呋喃西林等药物较为敏感,疗效较好,特别是在急性感染时。慢性病例疗效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