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特征
1雄鸟特征
鼻孔被有黑羽,杂有少量淡黄色;额白,后缘以黑羽;头顶棕褐,杂以不显著的褐斑,并具羽冠;后颈和上背均棕黄,而具栗褐色细横斑,羽端具狭小棕灰色边缘:两颊白色;颈侧上方羽毛特长,与耳羽同色,均为暗褐色,下方为白色;额,颊及颈侧的白色前后相连成一条显著的白色纵带;下背以至尾上覆羽转为棕灰,栗褐色横斑变狭而不显,并微具暗色羽干纹。中央一对尾羽棕褐,满杂以更暗色的虫蠹状细斑,并微具若干模糊的栗褐与淡白并列的横斑,外侧尾羽基部灰褐,杂以暗褐色虫蠹状细斑,并具一条宽阔的黑褐色次端斑,羽端白色。肩羽棕褐,杂以栗褐色块斑及白色羽干纹,其在外侧者,外翈尖端具大形白斑,相连成一条白色纵带;两翅覆羽大都灰褐,中覆羽具白色端斑,前后亦连成一系列白斑;飞羽暗褐,外侧的初级飞羽的外翈有杂以棕白色的边缘。喉黑色,周缘有白色纵带;胸部暗棕褐,具白色羽缘,二色之间有栗褐色横斑;腹、胁及尾下覆羽亦然,但白色更发达,在腹部棕褐色几乎全被覆盖着;两胁杂以红棕色。
2雌鸟特征
与雄鸟相似,但上体较棕黄,因雄鸟体羽的灰色均由棕黄色所替代;背部的栗褐色细横斑变粗,自下背以后的黑斑几乎都被掩盖着;颏黄白色;喉棕黄而具黑色羽缘、喉周的白色纵带不显著,至眼后中断;额亦不白。
3雏鸟特征
雏鸟上体红棕色,额中央的栗黑色纵带延伸至头顶,颈侧的栗黑色纵带更显;背羽具白色羽干纹和羽端斑,并杂有栗褐色;肩羽与背同色,但具不明显的淡褐色横斑,其外缘和末端均缀以黑褐色;飞羽暗褐,其外翈具一系列棕斑。尾长仅20毫米,呈灰褐色而具深褐色点斑。下体近白,胸和两胁均杂以黑褐色斑。嘴和脚黄色。7月以后的幼鸟羽色与雌性成鸟相似。
二 分布
分布范围
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包括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地区、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中国有分布。
三 生产
1生活习性
花尾榛鸡是典型的森林鸟类,大都栖住在下木及植被茂盛,浆果丰富的红松、冷杉、云杉等针叶林及柞树、桦树等阔叶林或混交林中,分布高度从海拔400米的低山丘陵到1800米左右的较高山地都能见到,并有明显的季节性垂直迁移现象。它们特别喜欢栖居山谷或阳坡有浆果的稠密灌丛和山麓潮湿或靠近水域的林内,常常在背风的山坡或倒木旁活动。冬季到落叶桦树林与河流两岸稀树的乔木林地,这里阳光可以直接照射,日照时间也较长,而且具有多芽的枝条,可以得到充足的食物。
每天的活动时间和日出、日落时间的长短紧密相关。冬季大多活动在河流两岸及针阔叶混交林内,钻到地面的雪覆盖中过夜,其它季节常在地面有蕨类植物并且稠密的灌木丛的松林和臭松幼林内活动。冬季食物缺乏时,活动范围一般也相应扩大。叫声高而尖,音调相同,特别是在繁殖期鸣叫最为频繁。
花尾榛鸡的食物主要是植物的嫩枝、嫩芽、果实和种子,已经记录有30多种植物和10余种动物,东北大森林中的松子、榛子、橡子以及黑豆树、野樱桃、野蔷薇、牙疙瘩、草莓等都是它喜欢吃的食物,有时也吃一些鳞翅目的昆虫、蜗牛、蚂蚁和它的卵。在深秋、冬季和早春当地面被雪覆盖时,几乎完全是在树上觅食,与此相适应,它的爪上具有栉状缘,可以抓住冰滑的树枝,这是对冰雪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 叫声:清晰的boorr boorr振翼声。炫耀叫声为拖长的吸吮音tseeuu-eee tititi。告警时为快速的pyittittittitt-ett-ett声。
2生长繁殖
花尾榛鸡以一雄一雌的单配制为主,但也存在多配制的倾向。在求偶、繁殖和育雏等方面,与其他松鸡科鸟类也都很相似。它主要通过叫声标志领域并相互联系,当两只雄鸟接近时,将发出低沉的警告声。炫耀时场面没有其他松鸡科鸟类那样喧闹宏大,而一般只是一只雄鸟和一只雌鸟在一起舞蹈和追逐,跑圈场所也比较隐蔽。
花尾榛鸡的巢主要筑于树的基部,也筑于向阳的山坡和近水地段、倒木下、灌丛中落叶层较厚的地方等其他环境中。巢的大小为22X16厘米,高5厘米。5月中旬开始产卵,每窝6—12枚,最多为14枚。卵的颜色为淡黄色或黄褐色,有稀疏的红褐色斑点,大小为35.1—41.8×26.9—29.7毫米,卵重15.1—18.1克,孵化期为21—2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