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 正文

什么原因决定鸡群对维生素的需求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2-14  来源:中国禽病网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234

1.动物本身

家禽的维生素需要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生理状况、年龄、健康程度、营养和生产目的。例如:由于种母鸡要维持高的孵化率,其日粮中维生素A、维生素D3和维生素E水平比快速生长肉仔鸡还高。不同动物品种和品系对维生素的需要量也可能有差异。新品系由于生产性能高,对维生素的需要量也高。快速生长的肉仔鸡腿病可通过在日粮中添加高水平的生物素、叶酸、烟酸和胆碱得到部分改善。

2.饲养方式

牧草和其它绿色多汁饲料及快速烘干的干草中,含有较高水平的维生素,其中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E多为可利用形式。在完全限制饲养时,家禽接触不到草地。同时,限制饲养也使家禽通过食粪获取维生素的机会减少。所以集约化(工厂化)养禽更应注意维生素的添加量。

3.不良环境因素及疾病

集约化生产时,由于动物的饲养密度加大,会增加应激或亚临床疾病。应激或疾病条件下,对某些维生素的需要量增加。

4.维生素颉颃物

维生素颉颃物会干扰维生素的活性,在维生素颉颃物中,有些可切断维生素代谢分子,使其丧失活性,如生鱼中含有的硫胺素酶;有些可与代谢物结合,使其丧失活性,如抗生物素蛋白;有些由于具有与维生素相似的化学结构,可占据维生素的代谢物的作用部位,如双香豆素。

5.抑菌药的使用

有些抑菌药会改变肠道微生物区系和抑制某些维生素的合成,使动物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增加。某些磺胺药由于抑制肠道中维生素的合成,会使动物对生物素、叶酸、维生素K以及其它维生素的需要量提高。

6.日粮中其它营养成分

采食低脂日粮时,会使碳水化合物代谢有关的硫胺素和生物素的需要量提高。如果脂肪消化受阻,脂溶性维生素便不能吸收。以脂肪为能量来源时,成本较高,因此,配制最低成本日粮,会使脂肪水平降至最低,这会影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日粮中含高水平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时,会增加对维生素E的需要量。维生素与其它营养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会影响维生素需要量。例如:维生素E和硒;维生素D和钙、磷;胆碱与蛋氨酸;烟酸和色氨酸之间的关系等均会影响这些维生素的需要量。

7.体内的维生素贮存也会影响维生素需要量

对脂溶性维生素和维生素B12更加如此。在实际应用中,肉仔鸡上市前两周维生素的供给量,可用正常添加量的30%~50%,甚至不添加维生素,依靠饲料中天然存在的维生素,生产性能不会受到明显的影响。

对于家禽来说,维生素需要量较高,玉米、豆粕(饼)型日粮通常需要添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维生素B2、维生素B12、烟酸、泛酸和胆碱。

而维生素B1、维生素B6、生物素、叶酸一般可满足需要,而且家禽体内可合成维生素C,所以,可不添加维生素C,但最近的研究表明,添加维生素C,对蛋壳的质量有明显的改善。在应激条件下添加维生素C,可降低家禽的死亡率。家禽日粮中维生素k添加量比其它动物要高,其原因是家禽肠道短,饲料通过快,合成的维生素k少。笼养比平养需要更多的维生素。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