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特点禽曲霉菌病发生于鸡、火鸡、鸭、鹅和多种鸟。胚胎和6周龄以下的雏鸡以及火鸡易感,幼雏多呈暴发性,发病率高,死亡率在10~50,成禽多呈散发。可因误喂霉变饲料或育雏室内有发霉的垫草和垫料,经过消化道和呼吸道力侵入禽体内;孵化时霉菌孢子可穿透蛋壳使胚胎感染;所以,育雏室未经消毒和卫生条件不好等均可造成本病的发生和流行。育雏室阴暗潮湿,空气污浊,雏鸡拥挤,温度偏低,通风不良,营养缺乏可诱发本病。
发病症状潜伏期2~3天。雏禽呈急性,成年禽呈慢性。
雏鸡精神不振,食欲减少,生长停滞,羽毛松乱,翅膀下垂,闭目嗜睡,消瘦贫血,冠和肉垂呈紫色。霉菌侵害呼吸道,出现呼吸困难,张口呼吸,头颈伸直、喘气,有时摇头,甩鼻,打喷嚏,发现咯咯。霉菌侵害眼睛,表现结膜潮红,眼睑肿胀,一侧眼瞬膜下形成绿色大隆起,挤压可见黄色干酪样物,有的角膜中央溃疡。霉菌侵害脑,表现扭颈,共济失调,全身痉挛,头向后背,转圈,麻痹。有的消化紊乱,下等。急性病多在2~3天死亡,死亡率为5~50%。
育成鸡和成年鸡多为慢性,发育不良,羽毛松乱,呆立,消瘦,贫血,下痢,呼吸困难困难,最后死亡。产蛋鸡产蛋减少或停产,病程数天至数月。
鸭发病精神沉郁,少吃或不吃,缩颈呆立,眼半闭,羽毛松乱,翅下垂,不愿下水游动。有的呼吸困难困难,咳嗽,喘鸣。排黄色强绿色糊状粪便。有的角膜混浊,以致失明。有的跛行,伏地不站,行走困难,喘气,下痢,消瘦而死。慢性有阵发性喘气,腹泻,化脓性结肠炎,渐消瘦而死。
病鹅精神差,毛松乱,减食,瘫痪向一侧倾斜,头向后屈曲,呈角弓反张姿势。喘气,消瘦而死。
发病鹌鹑和幼鸽精神萎顿,羽毛松乱,翅下垂,缩颈闭目,眼结膜炎,皮肤干燥,脱屑,有黄色鳞状斑点,腹泻呈白色或黄绿色。呼吸急促,摇头或喘息,打喷嚏。急性不死转慢性,生长停滞。
若种蛋及孵化时受霉菌侵害,孵化率下降,胚胎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