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号病因其可严重影响畜牧业生产和国际贸易,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危害人身健康,历来受到世界各国高度重视,并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际兽医局(OIE)列在A类烈性传染病之首。猪作为偶蹄动物之一对本病非常敏感,那猪五号病怎样治疗呢?
1、免疫接种。种猪每年在二月和十月底接种五号苗,最好注射浓缩型疫苗,每次每头2~3毫升;仔猪在60日龄或70日龄接种2~3毫升五号苗,即可获得较强的免疫能力。如果育肥期较长,建议在100日龄强化免疫一次。
2、严格消毒。坚持每周带猪消毒2~3次,常用消毒药有0.15 %过氧乙酸、1~2%甲醛溶液、1:300强力消毒灵等。此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强,不怕干燥,在自然条件下,含病毒的组织与污染的饲料、饲草、皮毛及土壤等保持传染性达数月之久;粪便中的病毒,在温暖的季节可存活29~33天,即使在冻结条件下也可以越冬;但对酸和碱十分敏感,易被碱性或酸性消毒药杀死。消毒前要彻底清扫粪尿和周围环境,猪舍水泥地面冲洗干净,自然晾干后喷雾或喷洒消毒药。对垃圾、垫料、污物等要及时焚烧。
3、加强防疫。严禁从疫区(场)买猪及其肉制品,不得用未经煮开的洗肉水、泔水喂猪。尽量杜绝不必要的人员进出猪场,尤其是走村串户的兽医和推销员。所有生产人员进场时必须洗澡更衣消毒。
4、坚持“早发现,严封锁,小范围内及时扑灭”的原则。一旦怀疑五号病,应立即上报,迅速确诊,并对疫点实行封锁,防止疫情扩散。疫区内的猪、牛、羊,应由兽医进行检疫,病畜及其同栏猪立即扑杀深埋或者烧掉。疫点周围及疫点内尚未感染的猪、牛、羊,应立即注射疫苗。先注射疫区外围的牲畜,然后注射疫区内的牲畜,常规苗每头5毫升,高效浓缩苗每头3毫升,15天后再加强免疫一次。疫区内的猪圈、用具、垫料等使用2%烧碱溶液进行彻底消毒,在流行期间,每隔2~3天消毒1次;疫内最后一头病猪痊愈或死亡后14天,如再未新增病例,经过大消毒后,可解除封锁。但痊愈猪仍需隔离1个月,方可出售。
5、对症治疗。五号病发病率很高,成年动物病死率一般不超过3%。幼畜(新生仔猪、犊牛、羔羊)对口蹄疫病毒最易感,发病率100%,死亡率很高。症状轻微的病猪一般经过10天左右多能自愈,但为了促进早日康复,缩短病程,防止继发感染,应在严格隔离、加强护理的条件下,进行对症治疗。对口腔病变用清水、食盐或0.1%高锰酸钾液洗涤溃疡面,涂以1~2%明矾溶液或碘甘油。对蹄部病变,用3%来苏儿洗净,然后涂擦龙胆紫溶液、碘甘油、凡士林软膏或等。对乳房病变,用肥皂水或2~3%硼酸水清洗,然后涂以青霉素软膏或其他刺激性较小的软膏。对急性病猪,除局部治疗外,可用强心剂和滋补剂,如安钠加、葡萄糖盐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