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肉种鸡公母鸡的生理特点,从饲养管理技术上来讲,混群饲养是无法解决的。只有公母分群饲养方能对这些规律加以利用,并进行科学管理。公母分群饲养的主要技术、管理措施有以下几点 根据经济效益的好坏分期出场一般肉用鸡7周龄以后,母鸡增重速度相对下降,饲料消耗急剧增加,此时如果已达到上市体重,即可提前出售。而公鸡9周龄以后生长速度才降低,与此同时饲料消耗也增加,故可以饲养到9周龄出售。 按公母生理需求调整日粮营养水平公鸡能更有效地利用高蛋白日粮。喂高蛋白饲料可以加快公鸡的生长速度,且在体内主要是增加蛋白质。故公鸡前期日粮蛋白质水平可提高到25%。母鸡对高蛋白饲料利用率较低,而且对多余的蛋白质在体内转化为沉积脂肪,既不经济,又影响胴体品质,可将饲料蛋白质调整为18%~19%。在饲料中添加人工合成的赖氨酸后,公鸡反应迅速,生长率及饲料效率明显提高,而母鸡对此反应却很小,喂金霉素可提高母鸡的饲料转化率,而公鸡则没有反应。 根据公母鸡的不同特点提供相适应的环境条件公鸡羽毛生长慢,体重大,胸囊肿比较严重,应提供松软的垫料,垫料厚度要增加,并加强垫料管理,使之处于松软、干燥状态。对于室温,公鸡前期要较母鸡为高(高1~2℃),而后期由于公鸡比母鸡怕热,故室温以低些为宜(比正常温度低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