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 正文

初产蛋鸡产蛋率低应延长光照时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12-28  来源:江苏农业科技报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270

安徽省宣城市的许成福致电本报“牧医110”反映,他在林下养殖草三黄鸡1200只左右,目前170日龄进入了产蛋期,已经产蛋半个月左右,虽然蛋壳厚度、蛋形均较好,但是产蛋率并不高,目前主要投喂的是稻谷、玉米等,每天投喂75公斤左右。他问:蛋鸡的产蛋率为什么不高?和养殖的公鸡少有关吗?有什么方法可以改善?

李银介绍说,初产蛋鸡由于生理因素影响,本身产蛋就比较少,和养殖的公鸡数量无关,一般主要与饲料中钙、磷含量不足,产蛋期光照时间短、疾病(新城疫、禽流感、球虫病等)等原因有关。另外,鸡体过肥对产蛋量也有一定影响。

根据许成福的表述,他家的鸡由疾病和饲料中的钙、磷含量不足引起产蛋量下降的可能性较小,应该是由蛋鸡刚开产、产蛋不稳定和光照时间不足引起的。

要提高初产蛋鸡的产蛋率,首先应加强饲养管理和增加营养饲料的投喂,如加强圈舍保温和控制舍内的湿度,使舍内温度控制在18~23℃,湿度50%~60%,并加强通风,促进空气流通,降低舍内致病菌的含量与密度。

一般初产蛋鸡每天光照时间应达到16小时以上,初产蛋鸡光照时间过短易发生产蛋率下降的现象。山西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系的古少鹏等曾做了“不同光照时间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每天光照14小时、15小时、16小时,蛋鸡产蛋率、饲料消耗等各组差异不大,但每天蛋鸡光照17小时可提高其产蛋率,降低饲料消耗和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初产蛋鸡在生产过程中可使用红光或白光的10瓦白织灯照明延长蛋鸡的光照时间,可增加蛋鸡产蛋量和蛋重,白织灯的放置密度应保证舍内光线均匀无暗区,一般在日出前和日落后开灯补充光照。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