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鸡嗜血杆菌所引起鸡的急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症状为鼻腔与窦发炎,流鼻涕,脸部肿胀和打喷嚏。 一般常见症状为鼻孔先流出清液以后转为浆液粘性分泌物,有时打喷嚏。脸肿胀或显示水肿,眼结膜炎、眼睑肿胀。食欲及饮水减少,或有下痢,体重减轻。病鸡精神沉郁,免部浮肿,缩头,呆立。仔鸡生长不良,成年母鸡产卵减少;公鸡肉髯常见肿大。如炎症蔓延至下呼吸道,则呼吸困难,病鸡常摇头欲将呼吸道内的粘液排出,并有罗音。咽喉亦可积有分泌物的凝块。最后常窒息而死。 防治措施鸡场在平时应加强饲养管理,改善鸡舍通风条件,做好鸡舍内外的兽医卫生消毒工作,以及病毒性呼吸道疾病的防制工作,提高鸡只抵抗力对防治本病有重要意义。 鸡场内每栋鸡舍应做到全进全出,禁止不同日龄的鸡混养。清舍之后要彻底进行消毒,空舍一定时间后方可让新鸡群进入。 各种磺胺药物和抗生素对减轻本病的严重程度和缩短病程都有作用。应当注意细菌产生耐药性。环境因素可影响药物治疗的效果。因此,应加强在日常和治疗中的饲养管理和卫生管理。如将发病鸡隔离饲养,每天对发病鸡舍消毒,保持鸡舍良好的卫生条件。选择敏感的药物,防止耐药性。用药时最好选择2~3种有效药物联合应用。用药途径。由于本病主要通过病鸡排毒污染饮水进行传播,通常药物饮水既可杀菌又可治疗。 保证用药的剂量和时间,不得中途停药。药物与疫苗联合应用,防止疾病反复,对于体况尚且良好或发病鸡数尚少的鸡群在用药的同时可注射相应的灭活疫苗,这样在治疗结束后可产生较强的免疫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