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壳蛋:又称薄壳蛋,这种蛋的厚度较正常的薄,轻轻碰撞或蛋压蛋会立即破损。它的成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产生原因 1、饲料中缺乏制造蛋壳的矿物质,主要是缺乏钙或维生素D,或长期不断高产,饲料中钙质已不能满足鸡体合成蛋壳的需要。 2、饲料搅拌不均匀,搭配不合标准,或钙磷比例不协调(2:1),妨碍了钙的吸收。饲料中缺乏锰,亦影响钙磷的代谢。 3、环境温度过高,蛋鸡采食量减退,摄入鸡体内的钙质数量不能满足鸡体形成蛋壳的需要。 4、鸡舍狭小、污秽、潮湿、鸡群密度过大,母鸡缺乏运动,致血管收缩,影响到局部的血液循环,使钙磷不能正常地输送到供应蛋壳的组成部位。 5、卵壳腺的机能不正常,不能分泌充足的壳质。 6、母鸡在产蛋前受到惊吓,生殖系统神经机能受到干扰而发生紊乱,影响壳质的分沁。 7、由于霉菌毒素中毒,引起生殖道机能错乱,卵巢机能丧失或退化,从而使蛋鸡产软壳蛋,或产蛋量降低或失去继续产蛋的能力。 8、此外,发生疾病、接种疫苗后短期内也会产软壳蛋。 防治措施 一、补充钙、磷、维生素D。产蛋鸡需要大量的钙来形成蛋壳,缺钙就会产薄壳软壳蛋。在配合饲料中添加3%~4%贝壳粉或优质石灰、石碎粒,或将螺蚌、蛋壳、骨头捣碎喂鸡,以补充钙、磷不足,效果良好。产蛋鸡还需要较多的磷,因为蛋黄中含有磷成分。矿物质饲料中的骨粉、磷酸钙等含钙和磷都多,其中钙比磷多1倍,是鸡最好的钙磷补充饲料。维生素D能促进钙磷吸收利用,调节血液中的钙磷平衡,有利于骨骼和蛋壳的形成。因此舍饲的鸡群每天要在日光下照晒2小时以上,并添加适量鱼肝油以补充维生素D。 二、提供充足、清洁饮水。水不但是营养物质的溶剂,而且也是很重要的营养物质之一。水起着帮助消化、吸收、输送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排出废物及调节体温等作用。产蛋母鸡若24小时饮不到水,则会1个月不产蛋,或总产蛋量下降30%左右,同时薄壳软壳蛋明显增加。 三、调节温度。鸡产蛋最适宜的环境温度是13~25℃。长期高温会破坏鸡体的营养平衡,引起代谢改变,使鸡的甲状腺性能减弱,导致钙量不足,降低蛋壳在子宫部的形成能力。同时由于天气炎热,鸡张口呼吸喘气,体内碳酸增加,从而也阻碍了钙的吸收利用。困此夏季鸡体要剪毛,留翅羽当扇,并加强舍内通风降温。另外,用0.5%~1.5%小苏打料喂鸡,可提高蛋壳强度,大大减少薄软壳蛋。相反,在气温低于5℃时,鸡采食量减少,蛋壳也会变薄。因此应在日粮中添加0.5%~1%辣椒粉,以使鸡增热,提高抗寒能力,同时实行人工取暖。在鸡体内甲状腺机能失调的情况下,可喂3~5天甲状腺素片使蛋壳变硬。 四、加速换羽。母鸡换羽期间生理发生大变化,也会使蛋壳变薄、破蛋增加。因此在换羽期要用整粒大麦供鸡自由采食3~5天,可加速换羽,很快恢复产蛋并提高蛋壳质量。 五、减少应激。产蛋期的应激,如母鸡受到外来的惊吓等,会使蛋壳质量下降,产薄软壳蛋。所以要尽量减少应激。 六、鸡龄过大,长期连产的鸡应制定相应措施。一般老龄母鸡生的蛋较大,但蛋壳则相应较薄。因此一般蛋鸡连续喂养2年为宜,否则不仅薄壳软壳蛋逐年增多,且降低经济效益。由于长期的连续产蛋,易导致母鸡生理机能紊乱衰退,常使蛋壳变薄而产软壳蛋。因此,必须提高饲料质量,增喂蛆等动物性蛋白饲料,并常晒太阳,加强饲养管理,促使产蛋鸡尽快恢复生理机能,确保产蛋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