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以来正值动物疫病高发季节,饲养户和有关部门都应该密切注视各种动物的发病情况,发现动物患病要及时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临床检查、诊断尽量及早对症治疗,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近一段时间有一些养牛户向县疫控中心“报案”说自己养的牛患了“口蹄疫”怎么办。每次接到报告后县疫控中心县疫控中心都及时派技术人员到达现场,对患牛进行临床检查和鉴定,结果所有的牛所患的都是牛传染性口炎,而并非口蹄疫。
那么口蹄疫和传染性口炎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口蹄疫俗称“口疮”、“蹄癀”是由口蹄疫病毒所引起的偶蹄动物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的特征为:口腔粘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疱。临床症状为:病畜齿龈、舌面、唇内面及颊粘膜可见蚕豆到核桃大的水疱,流涎,采食和反刍完全停止。趾间及蹄冠的柔软皮肤上也发生水疱,并很快破溃形成烂斑,继发感染、化脓,形成溃疡、坏死,甚至引起蹄匣脱落,站立不稳,跛行。乳房、乳头皮肤上也出现水疱。
口炎是各种动物都可以发生的口腔粘膜炎症的总称。主要病因是病畜受到机械性的、物理化学性的、电学的以及有毒物质及传染性因素的刺激、侵害和影响所致。如采食过于粗硬带刺的饲草,饲料中混有坚锐的异物刺伤口腔粘膜,被细菌感染而发病。主要症状是:病畜采食小心,咀嚼缓慢或略经咀嚼又成团吐出,带有大量唾液流出。唇内面、硬腭、口角、颊部、舌缘和舌尖以及齿龈粘膜有散在或密集的粟粒大乃至蚕豆大的透明水泡,3——4天后破溃,形成鲜红烂斑,经过治疗5——6天后可痊愈。
近期一些牛发生口炎的主要原因应该是:在夏秋季节牛所采食的饲草以青绿饲草为主,比较柔软,入冬以来草枯叶硬,由青绿饲草突然转变为干硬的饲草,使牛的口腔粘膜受到创伤后感染细菌所致。
口炎的防治:1.首先要查清病因,加强饲养管护,供给质软而富有营养的饲料和清洁饮水。2.用1%食盐水或2%—3%硼酸液洗涤口腔,2—4次/天。口腔有恶臭时,用0.1%高锰酸钾液冲洗,不断流涎时,用1%—2%明矾液或鞣酸液洗涤口腔。3.用碘甘油(碘酊与甘油1:9)或龙胆紫,2%流酸铜、2%硼酸钠甘油液,10%磺胺甘油混合液涂抹患部。4、用青黛10克、黄柏6克、黄芩6克、儿茶6克、桔梗6克、冰片6克、共研末装入小布袋内,以温水侵湿后口内衔之(用绳固定)饲喂时取出,每天换药一次,2—3次痊愈。还可用冰硼散与青黛(1:1)用香油拌匀后涂抹患部。5、为了避免激发感染发生败血症,应该静脉注射抗菌素类药物或磺胺类药物。
提醒养牛户:在夏秋季节应该多贮存一些青绿、清贮饲料,在入冬草枯、叶干季节,让牛的饲料从青绿、青贮饲料过渡到干、硬的饲料,使其消化系统有个适应过程,以避免不必要的患口炎或消化系统疾病,以保障养牛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