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绒山羊片形吸虫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11-27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一天  浏览次数:227

绒山羊片形吸虫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1.临床症状

精神沉郁,食欲废绝,结膜苍白,消瘦、贫血,腹泻,反刍停止,有的磨牙,胃肠蠕动微弱,体温升高,呈稽留热,38.2~41.4℃,呼吸急促,79~94次/min,心跳加快,103次/min,颌下肿大,呈鸡蛋大小,甚至拳头大小,粪便恶臭,带有黏液,尿液多呈绿黄色,有的行动摇摆,卧地不起,有的未出现症状即死亡。

2 .病理变化

病羊尸体剖检,可见到腹腔内有红色液体,呈现腹膜炎变化;肝脏肿大,有不同程度出血,肝包膜有少量纤维素沉积,胆管扩张,有的增厚,有的甚至完全堵塞,严重的胆管凸出于肝脏表面,状如细绳索样,胆管内有幼虫虫体;胸腹下有不同程度的组织水肿,颌下水肿最严重,并有大量黄色液体。

3.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尸体剖检变化诊为绒山羊片形吸虫病。

4.治疗

4.1 特效药治疗

硝氯酚6mg/kg体重,1次/天,连用2天。丙硫苯咪唑5mg/kg体重,1次灌服。贝尼尔(兰州生物药厂)4mg/kg体重,颈深部肌注,1次/天,症状无缓解和危重羊延长治疗时间。

4.2 对症治疗

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10%VC注射液、10%碳酸氢钠注射液20ml,10%安哪咖注射液,1次缓慢静注,1次/天,连用2天。继发感染者,肌肉注射抗菌素。

4.3 中药调理

体质差的病羊同时采用中药调理,病情较轻者用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15g,党参12g,当归12g,陈皮12g,白术12g,柴胡5g,升麻9g,益母草10g,麦芽25g,山楂25g,神曲15g。共研细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1剂/天,连用2剂。病情较重者用附子理中汤加减:制附子20g,党参10g,白术10g,泽泻5g,干姜10g,甘草15g。研细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1剂/天,连用3剂。

4.4 预防

在采用以上方法对病羊治疗的同时,其余羊采用硝氯酚4mg/kg体重进行预防,围栏内、圈舍内粪便全部发酵处理,消灭中间宿主。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