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养鸡行业利润空间一再压缩,慢性消耗性疾病、产蛋率上升障碍或产蛋率下降后不能恢复的问题明显增多。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谈谈对产蛋率上升障碍的认识。
1引起蛋鸡产蛋率上升困难因素分类
1.1育雏期、开产初期、开产前期患某些疾病;
1.2鸡群常见的慢性、隐性疾病。
2育雏期、开产初期、开产前期患某些疾病,引起的产蛋率异常
2.1雏鸡患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
一般多发生在15~50日龄的鸡群,日龄越小对产蛋率影响越大,假产鸡比率也越大。一般多见性成熟后,部分鸡只羽毛红亮,个体重,鸡冠肉垂大及红,耻骨开张大(类似高产鸡)。剖检后发现卵巢发育完整,输卵管未发育,约3~4厘米长,或输卵管内有大量的透明的液体形成输卵管囊肿,使鸡群内出现一定数量的“大肚鸡”。
2.2成年鸡沙门氏杆菌病
雏鸡患本病后,可以造成终生带菌,会间断出现发病现象。产蛋期的鸡群产蛋率上升困难,个体消瘦,肛门下方羽毛被大量的石灰质样夹杂绿色的粪便污染,经常“湿漉漉”的。
2.3开产初期、前期患新城疫、温和型流感等病毒性疾病
开产初期鸡群感染典型的新城疫或温和型流感或传支或传喉等病毒性疾病,鸡群往往出现严重的产蛋率上升困难现象;并且多产破壳蛋、软皮蛋、畸形蛋等。
2.4蛋鸡脑脊髓炎病
本病和其他病毒病区别:在于蛋重减轻、蛋个变小,其他没有异常现象。主要是不会造成输卵管及子宫部出现病理变化,只是病毒导致丘脑下叶垂体分泌促卵泡素减少,来导致卵巢停止发育。
3鸡群患慢性、隐性、非典型性疾病引起产蛋率上升障碍
这类疾病是近5年来一直直接威胁着蛋鸡业的一个重大问题。目前由于不明原因产蛋率上升障碍的鸡群约占80%左右。这也是临床上最不易被诊断和发现的、误诊率最高的疾病,笔者将介绍如下:
3.1典型、非典型新城疫影响产蛋率的问题
尤其是非典型新城疫,是导致不被认知的重要因素。引起蛋鸡开产初期或前期(120~200日龄)发生新城疫的主要错误关键点:
3.1.1鸡群60日龄前新城疫接种不合理,尤其是程序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种鸡场防疫程序混乱;二是无疫情的季节或地区,不做超前免疫;三是 70~120日龄,免疫了新城疫冻干苗;四是新城疫疫苗接种的随意性。
3.2 蛋鸡慢性小肠球虫病对产蛋率的影响
3.2.1引起蛋鸡慢性小肠球虫、肠毒综合征不断发生的原因:一是60日龄后预防鸡群球虫病的意识淡化,认为不出现烂肉样或血样粪便,鸡群就未感染球虫病,其实这是错误的观点。慢性小肠球虫病实际在鸡群青年期很普遍,但它的危害在青年期表现不明显;二是大部分育雏鸡群或青年鸡群的养殖都是在笼内进行的,养殖户普遍认为鸡不会发生球虫病;三是用药时间短。鸡群感染球虫后,一般用药3天只要不再表现烂肉样或血便的症状,即立刻停药。
3.2.2慢性小肠球虫、肠毒综合征的危害
正是由于养殖户对本病的忽视,现在有80%的鸡群存在本病。养殖户误认为是鸡种的问题,这很显然是冤枉了种鸡场。初产蛋鸡腹泻或产蛋率不升有80%~90%是因慢性小肠球虫病和肠毒综合征引起的。
3.3霉菌病引起的产蛋率上升困难的问题
近几年大流行的霉菌病在临床上表现形式差异较大,典型的霉菌结节等病理变化表现不明显。由于霉菌毒素蓄积性中毒可以导致免疫抑制,进一步威胁到了免疫接种及免疫系统免疫力、抗病力、耐受力的问题。导致鸡群出现霉菌毒素蓄积性中毒后,尤其是蛋鸡,主要表现产蛋率下降,鸡群体质消瘦,卵巢、输卵管萎缩,肝脏出现纤维素样质变,出现黄色、灰白色等
坏死灶,大部分严重肿大,甚至破裂出血。霉菌和霉菌毒素可以导致饲料产生大量的肌胃糜烂素和维生素B12合成受阻及缺乏,引起鸡腺胃乳头消失,肌胃角质层出现严重的溃疡,使肌胃失去机械性消化作用,腺胃出现消化液分泌丧失或减少,导致对饲料消化力减弱,出现料粪。导致部分鸡腺胃分泌出大量的红褐色液体,逆流入嗉囊食管和口腔内,甚至整个消化道内有大量的黑褐色液体,导致大量的黑糊样粪便增多。
4如何破解和处理这些疾病引起的产蛋率上升障碍问题
4.1对于雏鸡肾型传支后遗症引起产蛋率异常,建议在180日龄前淘汰“假产母鸡”
4.2 成年鸡脑脊髓炎病引起的产蛋率下降的处理
建议不能等待产蛋率的自行恢复,避免误诊,耽误治疗时机会给鸡群的生殖系统带来严重的损害,对以后的产蛋率上升失去机会,本病不会导致生殖系统受损。治疗可以用抗病毒中药。
4.3病毒性呼吸道类疾病引起的产蛋率下降后,上升困难的处理
实际治疗中,临床技术人员大多采用中药类增蛋药物提高产蛋率,治疗输卵管炎症时,多采用西药如阿莫西林制剂等。笔者认为应该选用修复卵巢、输卵管、子宫黏膜水肿、修复丘脑下叶分泌促卵泡素的药物进行治疗。
4.4蛋鸡慢性小肠球虫、肠毒综合征、非典型新城疫、霉菌病引起产蛋率异常处理
4.4.1初产蛋鸡(或经产蛋鸡)慢性小肠球虫病引起的产蛋率异常防控。
预防:60日龄前做好球虫病的预防工作;60~120日龄用抗球虫药物预防不低于3次,每个疗程4天,每次尽量不用同类成分的制剂。同时用青蒿素加倍剂量拌料5天效果更好,尤其是开产前的120日龄左右尤为重要。
4.4.2非典型新城疫引起的产蛋率异常的防治
预防: 7日龄防疫新城疫油苗;26日龄接种新城疫疫苗; 60日龄左右用新城疫Ⅰ系注射;70~120日龄内不做新城疫冻干疫苗甚至油苗,这点很关键,否则120日龄做新城疫疫苗后很快发生新城疫(表现形式不一);120日龄左右新城疫尽量做新城疫1系注射,并且同时做新支减油苗1.0~0.8毫升/只; 200日龄内的鸡群没有典型新城疫的发生时,不能免疫新城疫疫苗,尤其是冻干疫苗;260日龄再做新城疫冻干苗和新城疫油苗同时做;然后间隔4个月接种1次新城疫冻干苗和油苗。
治疗:新城疫引起产蛋率下降或上升困难的处理有两种选择方案:一是新城疫冻干疫苗(非Ⅰ系)直接点眼滴鼻接种,然后用纯中药抗病毒类饮水4天或间隔1天用常规抗病毒药物饮水;二是直接用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