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坏疽性皮炎的防治措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11-05  来源:中国禽病网  作者:一天  浏览次数:206

坏疽性皮炎是由腐败梭菌、魏氏梭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一种或几种病原联合感染引起的,在多数情况下坏疽性皮炎是某些病的继发病。此病一般发生于2~3周龄的雏禽。我园有1只3周龄的蓝褐马鸡曾发生本病经治疗无效死亡。 3.1 临床症状 精神委靡、厌食、腿无力,运动失调。病程很短,一般不超过一天,常无任何症状而急性死亡。

3.2 病理变化 主要表现为皮肤呈黑色,翅、胸、腹部以及腿部皮下呈血样水肿,肌肉为灰褐色,肌束间有水肿和气体。内脏器官多无病变,肝脏有时可见散在的白色坏死灶。

3.3 诊断 通过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并结合病原菌的分离可以诊断本病。从我园发病的褐马鸡皮肤渗出物中分离到的病原菌是腐败梭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3.4 鉴别诊断 本病应注意和真菌性皮炎相区别。通过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及病变组织涂片镜检进行鉴别。

3.5 防治 本病的防治和溃疡性肠炎与坏死性肠炎相似。搞好饲养管理,增强禽的抵抗力是至关重要的。同时在饲料中加入抗生素能起到一定的防治效果。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