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片吸虫病是肝片吸虫、大片吸虫寄生于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肝脏、胆管内,引起慢性或急性肝炎、胆管炎,同时伴发全身中毒现象及营养障碍等病症的寄生虫病,危害相当严重,尤其可引起幼畜和绵羊的大批死亡。常流行于河流、山川小溪和低洼、潮湿沼泽地带,特别是在多雨季节,北方以8月--9月,南方以9月--11月感染最严重。
二、临床症状
急性型:多因短期感染大量囊蚴所致。病羊初期发热,不食,精神不振,衰老易疲劳,排黏液性血便,全身颤抖,严重者多在几天内死亡。
慢性型:主要表现消瘦,贫血,黏膜苍白或黄染,食欲不振,异嗜,被毛粗乱无光,步行缓慢。在眼睑、颌下、胸腹下出现水肿,便秘与下痢交替发生,最后因极度衰竭而死亡。
三、剖检变化
急性死亡病例,可见肝脏肿大,包膜有纤维素沉积,常见有2毫米--5毫米长的暗红色虫道,内有凝固的血液和少量幼虫;腹腔有血红色液体。慢性病例,肝实质萎缩、褪色、变硬、边缘钝圆,小叶间结缔组织增生;胆管肥厚,扩张呈绳索样突出于肝表面;胆管内膜粗糙,有磷酸盐沉积,刀切时有沙沙声;胆管内充满虫体和污浊棕褐色的黏性液体;胸腹腔及心包内积液。
四、实验室检验
收集患畜粪便,用水洗沉淀方法检查,镜检肝片吸虫卵呈金黄色,吸虫卵前后盘为灰白色。
五、防治措施
药物治疗,通常可采用以下方法:
1.丙硫咪唑按每10千克体重1毫升,1次灌服。
2.丙硫苯咪唑(肠虫清)按每千克体重15毫克--25毫克,1次灌服。
3.肝蛭净(三氯苯唑)按每千克体重10毫克,1次灌服。
以上三种方法可任选一方,辅以VB12每日4支--5支,连用4日--5日。治疗同时,加强饲养管理,每日喂给柔软青粗饲料、配合饲料。
预防措施:一是定期驱虫,根据本地区流行情况,每年可进行1次--2次驱虫,第一次可在秋末冬初10月--11月,第二次可在4月--5月。二是对畜粪及时清理堆积发酵,杀死虫卵。三是要注意饮水及饲草卫生,避开有锥实螺的地方放牧,以防感染囊蚴。给羊饮水最好使用自来水、井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