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钩端螺旋体治疗及预防方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8-30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272

钩端螺旋体

一综述

又称细螺旋体病。病原为致病性钩端螺旋体,人畜共患。特征为发热、黄疸、贫血、血红蛋白尿、流产、皮肤和粘膜坏死性及水肿等。

几乎所有的温血动物都能感染,其中以猪、牛最易感。

各种年龄均可感染,以幼猪发病较多;无季节性,但夏秋季节发病较多。

主要经损伤的皮肤感染,其次为粘膜(消化道和呼吸道粘膜),一般散发,有时呈地方性流行。

二临症

发热(39~40℃),大便密结,干硬呈颗粒状,小便浓茶样,幼猪拉血红蛋白尿(浅红)或血尿。

病猪头部和颈部发生水肿,故名位“肿头病”或“大头瘟”,结膜炎,可视粘膜黄染。

妊娠母猪流产,哺乳母猪发热、无乳。

三病理

头、颈部和全身皮下组织水肿,浆膜和粘膜黄染。

膀胱高度膨胀,充满红褐色,类似浓茶的尿液。

肝脏肿大,黄棕色,疸囊肿大充盈,肾肿大,有灰白色的坏死灶。

流产胎儿全身浮肿,皮肤有红斑,肺有黑色坏死灶。

四防治

常用链霉素、土霉素、金霉素等,再结合对症治疗,其中葡萄糖、维生素C静脉注射和强心利尿,有利于提高治愈率。

免疫:钩端螺旋体菌苗,15kg以下仔猪皮下或肌肉接种2ml,成猪3~5ml,间隔7天再1次。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