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各阶段预防控制的重点
1.1 21~28日龄即断奶前后的仔猪 用药特点,主要是防应激和腹泻。这里面经常见到的腹泻可能和营养代谢以及肠道变态反应有很大关系。这阶段用药目的是预防断奶后腹泻、呼吸道疾病。重点为腹泻和大肠杆菌病等。
推荐药物:
1.1.1喹乙醇100PPM +阿司匹林250PPM +丁酸钠 550PPM断奶前后。
1.1.2林可霉素100PPM +异烟肼50PPM+盐霉素60PPM+甲硝唑150PPM,这是此阶段的常规方案。
1.1.3新霉素150PPM +强力霉素70PPM,拌料1周。
1.1.4氟甲砜霉素50~100 PPM,拌料1周。
上述方案中都建议添加VC或多种维生素类抗应激添加剂。
1.2 60~70日龄小猪 用药目的预防喘气病及胸膜肺炎、大肠杆菌病和副红细胞体等寄生虫。
推荐药物:
1.2.1新霉素150PPM + 丁酸钠550PPM +强力霉素70PPM +磷酸氯喹33.75PPM预防呼吸道、肠道病、寄生虫病。
1.2.2硫酸粘杆菌素20~80PPM+盐霉素40~60PPM或盐霉素40~60PPM+喹乙醇50~100PPM用于生长良好猪场。
1.2.3金霉素300~400PPM +阿散酸90PPM,预防呼吸道病,寄生虫病。用于附红细胞体高发猪场。
1.2.4氟甲砜霉素100 PPM +阿莫西林200PPM /吨+维生素C粉250PPM,连用一周。
1.2.5支原净或用酒石酸泰乐菌素200PPM+磺胺六甲200PPM+维生素C粉250PPM,用于呼吸道发病较高猪场。
2有部分临床症状时建议和推荐用药方法
2.1疫苗、转群、断奶等应激时 减少应激因素,补充多种维生素;在断奶及转群前l周,替米考星50 PPM +阿莫西林300PPM,并在饮水中添加补液盐和适量维生素C。或泰妙菌素125PPM+金霉素350PPM+阿莫西林200PPM和适量维生素C
2.2控制消化道疾病的用药措施
2.2.1在母猪怀孕后期注射大肠杆菌三价苗或大肠杆菌C型产气荚膜梭菌六价二联灭活苗。对产气荚膜梭菌慢性感染的仔猪进行治疗是没有用的。
2.2.2使用高质量的乳猪料。
2.2.3适当限饲:过食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而腹泻。在饲料内添加0.2%的益生素或者寡糖、糖萜素等,可有效地促进肠道发育,克服断奶应激。
2.2.4应当供给仔猪新鲜的口服电解质溶液,并添加抗菌药物可减少细菌继发感染。在加入药物期间,对水的摄入量以及水质要进行监测。
推荐方案混饲:80%支原净125PPM + 粘杆菌素50PPM +杆菌肽锌250 克PPM+氧化锌2500~3000PPM或者硫酸粘杆菌素40~60PPM+喹乙醇100PPM,用于管理非常优秀的猪场。
2.3控制呼吸道及神经系统疾病的用药:在断奶前1周至断奶后1~4周的仔猪料中添加抗生素。
2.3.1 80%支原净125PPM + 15% 金霉素2000 PPM。
2.3.2 80%支原净125PPM +阿莫西林200PPM +磺胺二甲基110 PPM + TMP 50 PPM。
2.3.3 2%氟甲砜1000PPM + 磺胺二甲基110PPM + TMP 50PPM。
2.3.4泰乐菌素100~200PPM +氟甲砜霉素60~100PPM +强力霉素100~150PPM,连用5~7天。
2.3.5支原净100~150PPM +阿莫西林 200~300 PPM +金霉素(15%) 3000PPM连用5~7天。
2.4控制附红细胞体病处方
目前用于治疗该病的药物有多种,但都缺乏特效药物。常用治疗药物一般有血虫净、尼可苏、黄色素、四环素、长效新强米先、土霉素等,磺胺类药物等。
阿散酸 250~300PPM+土霉素 500~600PPM连用5~7天 停药3天后继续用药一周以上,或阿散酸 250~300PPM+强力霉素300~400PPM,或金霉素75~150PPM+阿散酸100~200PPM。
一般推荐用药一个周期后停药再继续使用。
2.5控制弓形体处方
磺胺5甲氧嘧啶 200~300PPM+甲氧苄氨嘧啶(TMP) 40~60PPM+土霉素 400连用7天。
2.6一般寄生虫
避免母猪把蠕虫、疥螨等寄生虫传染给仔猪。断奶仔猪转入保育1周后,应在饲料中添加驱虫药物,最好使用复合型的驱虫药物,如伊维菌素+芬苯达唑,连喂一周,连续2次饲喂,每次间隔7~10天,能有效地控制猪体外寄生虫病的发生。
2.7球虫
对已出现临床症状的球虫病作治疗没有什么价值。在预计要发生腹泻前3~4天给仔猪服用球虫药物一般可产生效果。使用球虫药混合剂,包括氨丙嘧吡啶、癸氧喹酯和磺胺、以及盐霉素等。
3常用药物介绍
因临床使用药物太多,不便一一介绍,除抗应激添加剂单用如氯丙嗪500PPM 、利血平20PPM、 琥珀盐酸1000~2000PPM。其他常见的药物组合如下:
3.1肠道腹泻的预防和治疗
硫酸粘杆菌素40~60PPM+喹乙醇100PPM;
硫酸粘杆菌素20~40PPM+杆菌肽锌100~200PPM;
硫酸粘杆菌素20~80PPM+维吉尼霉素20~40PPM;
硫酸粘杆菌素40~80PPM+黄霉素5~20PPM;
氟苯尼考50PPM + 磺胺二甲基嘧啶500PPM + TMP1000PPM;
3.2呼吸道的预防
泰乐菌素100~200PPM+磺胺二甲基嘧啶110-220PPM;
金霉素75~150PPM+泰乐菌素100~200PPM或泰妙菌素50~100PPM;
吉他霉素15~150PPM+强力霉素100~200PPM
氟苯尼考25~50PPM+吉他霉素50~150PPM;
金霉素150PPM+泰妙菌素50PPM+强力霉素100PPM。
3.3呼吸道和肠道常规预防方案
吉他霉素15~150PPM+喹乙醇100PPM或硫酸粘杆菌素20~80PPM;金霉素150PPM +泰妙菌素50PPM+喹乙醇100PPM;硫酸粘杆菌素20~100PPM+金霉素75~150PPM;泰乐菌素100~200PPM+硫酸粘杆菌素40~100PPM;金霉素75~150PPM+黄霉素5~20PPM;吉他霉素15~150PPM+土霉素100~200PPM;金霉素75~150PPM+吉他霉素15~150PPM。
3.4呼吸道肠道混合感染预防和治疗
泰乐菌素100~200PPM+强力霉素100~300PPM;氟苯尼考25~50PPM+强力霉素100~300PPM;泰妙菌素150PPM +金霉素300PPM + 阿莫西林250PPM;硫酸粘杆菌素100PPM+泰妙菌素100PPM+阿莫西林250PPM;盐霉素40~60PPM+泰乐菌素200PPM+强力霉素200PPM;氟苯尼考50~80PPM+泰妙菌素100PPM;吉他霉素15~150PPM+金霉素75~150PPM;泰妙菌素100PPM+环丙沙星300PPM;氟苯尼考25~50PPM+金霉素75~150PPM;氟苯尼考25~50PPM+磺胺二甲基嘧啶300~500PPM;泰妙菌素100PPM+蒽诺沙星150PPM或头孢拉定100PPM。
3.5呼吸道病或肠道病和副红细胞体病混感预防和治疗
盐霉素40~60PPM+阿散酸90~200PPM;吉他霉素15~150PPM+阿散酸100~200PPM;泰乐菌素100~200PPM+盐霉素40~60PPM;盐霉素40~60PPM+洛克沙胂30~60PPM;吉他霉素15~150PPM+硝呋烯腙20~40PPM。
3.6与球虫有关腹泻病的预防和治疗
盐霉素40~60PPM+硫酸粘杆菌素20~80PPM;盐霉素40~60PPM+金霉素75~150PPM;盐霉素40~60PPM+喹乙醇50~100PPM;盐霉素40~60PPM+硝呋烯腙20~40PPM;吉他霉素15~150PPM+盐霉素40~60PPM;盐霉素40~60PPM+吉他霉素15~150P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