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猪布鲁氏菌病(BrucellaSuisdisease)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本病的特征是妊娠母畜发生流产、胎衣不下、生殖器官及胎膜发炎、睾丸炎、巨噬细胞增生和肉芽肿形成。本病已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某些地方有牛、羊、猪、犬种布鲁氏菌病发生,给畜牧业和人的健康带来较大的危害。猪的布鲁氏菌病是人感染该病的重要传染源之一,猪种布鲁氏菌对人类具有很强的致病性,因此,防制猪布鲁氏菌病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病原
布鲁氏菌属(Brucella)有6个种和20个生物型组成,猪布鲁氏菌生物1型和3型易感宿主是猪,对人有强的致病性。
本菌为需氧兼性厌氧菌。最适生长温度37℃,最适pH为6.6~7.4。对营养要求严格,初次分离,须在含有血液、血清、肝汤、马铃薯浸液或胰酶消化蛋白胨等培养基上生长。初次分离培养时,生长缓慢,常要1周以上才能充分发育,待驯化后传代,则2~3天就能生长良好。
临床症状
母猪主要症状是流产,大多发生在怀孕的第30~50天或80~110天,在妊娠的2~3周早期流产时,胎儿和胎衣多被母猪吃掉,常不被发现。流产前可见母猪精神沉郁,阴唇和乳房肿胀,有时可见从阴道流出分泌物,也有流产前见不到明显的症状。流产的胎儿大多为死胎,并可能发生胎衣不下及子宫炎,影响配种。有的病猪产出弱胎或木乃伊胎。流产后从阴道排出黏性红色分泌物,大多经8~10天可消失。流产后又可怀孕,重复流产的较少见。新受感染的猪场,流产数量较多。
公猪主要症状是睾丸炎和附睾炎,一侧或两侧无痛性肿大,有的极为明显。有的病状较急,局部有热痛,并伴有全身症状。有的病猪睾丸发生萎缩、硬化,性欲减退,丧失配种能力。据某猪场报道,在14头公猪中,9头发生睾丸炎,可见其危害性。
无论公、母猪都可能发生关节炎,大多发生在后肢,偶见于脊柱关节,可使病猪后肢麻痹。局部关节肿大、疼痛,关节囊内液体增多,出现关节强硬,跛行。据某地统计介绍,有41%的病猪呈现跛行。
病理变化
流产胎儿的状态不同,有的为木乃伊于尸化,有的为弱仔或健活,死亡胎儿可见浆膜上有絮状纤维素分泌物,胸、腹腔有少量微红色液体及混有纤维素。胃内容物有黄色或白色混浊的黏液,并混有小的絮状物。有的黏膜上见有小出血点。流产的猪胎衣充血、出血和水肿,表面覆盖淡黄色渗出物,有的还见有坏死。
母猪子宫黏膜充血、出血和有炎性分泌物,约40%患病母猪的子宫黏膜上有许多如大头针帽至粟粒大的淡黄色小结节,质硬,切开可见少量化脓或干酪样物质;有的可见小结节互相融合成不规则的斑块,使子宫壁变厚和内腔狭窄,常称为粟粒性子宫布鲁氏菌病。
公猪的睾丸及副睾常见炎性坏死灶,鞘膜腔充满浆性渗出液;慢性者睾丸及副睾结缔组织增生、肥厚及粘连。精囊可能有出血及坏死灶。公猪睾丸及副睾肿大,切开见有豌豆大小的化脓和坏死灶、化脓灶,甚至有钙化灶。据统计,34%~95%病猪的睾丸发生化胀坏死性炎症。
猪患布鲁氏菌病还常见有关节炎,主要侵害四肢较大的复活关节。滑液囊有浆液和纤维素,重时见有化脓性炎症和坏死,甚至还见脊柱骨、管骨的炎症或脓肿。淋巴结、肝、脾、肾、乳腺等也可能见到布鲁氏菌病性结节病变。
诊断鉴别
引起母猪发生流产的原因较多,特别是近些年一部分新的病毒性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使诊断工作更为复杂。也就是说,病原性和非病原性的原因都可引起猪发生流产。就布鲁氏菌病来说,流行病学、症状及剖检变化还是可以作为诊断的依据。但要确诊,必须有赖于实验室细菌学、血清学的检验,特别是本病多呈隐f生感染,只有反复多次检验,方可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
猪布鲁氏茵病的特征临诊上母猪的流产、公猪睾丸和附睾的炎症、流产胎儿状态,以及胎儿、胎衣及子宫、公猪睾丸的病理变化等都可作为初步诊断的依据。
防治措施
1、坚决保护健康猪群对从未发生过布鲁氏菌病的健康猪群,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和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防止从外部引入病猪。若必须从外单位引进种猪时,应从无此病地区购买,要进行检疫,购进后隔离观察2个月,再进行检疫,确实健康的方可并群饲养。同时,也要防止运入被污染的畜产品和饲料。每年定期对猪群进行布鲁氏菌病检疫,以能及时发现病猪。若有原因不明的流产时,必须严格隔离流产母猪,对流产胎儿及胎衣要进行微生物学检查,而且要严格消毒处理,对流产猪只做血清学检查,直到证明为非传染性流产时,才能取消隔离。
2、受威胁猪群的预防措施
(1)对猪群进行定期检疫(至少每年一次),并要当作一件防疫制度固定执行,以能及时发现和处理患病猪只。
(2)定期进行免疫注射,是预防控制本病的有效措施。
我国用于预防猪布鲁氏菌病的是用猪种布鲁氏菌弱毒S2株制成的活疫苗。该苗毒力稳定、使用安全、免疫力好,是我国选育的一种优良布鲁氏菌菌苗。本疫苗适于口服免疫和肌肉注射。
①口服免疫:每头猪200亿菌,间隔1个月再口服一次。口服菌苗不受怀孕限制,可在配种前1~2个月进行,亦可在怀孕期使用。如果猪群大,可按全群猪数计算所需菌苗量,将菌苗拌入水中或饲料中,让全群饮服。如果猪数少,可逐头灌服。在饮服时,不能用热水以免烫死细菌,拌入饲料中时,应避免使用含有抗生素添加剂的饲料、发酵饲料或热饲料。在服菌苗前后3天,应停止使用抗生素添加剂饲料和发酵饲料。
②注射免疫:每头猪200亿菌,间隔1个月再注射一次。妊娠母猪不宜注射。所用菌应稀释后当天用完。无论猪是口服还是注射,免疫期为1年。本疫苗对人有一定致病力,工作人员在使用疫苗时,应注意个人防护,以防感染。用用具需煮沸消毒。
3.发病种猪群的康复措施
(1)定期检疫和隔离病猪用凝集反应定期普遍检疫,将检出的阳性和可疑反应病种行屠宰淘汰。特别贵重的种猪可隔离饲养,继续利用。曾检出病猪的猪群在未达到净前,应当做可疑病猪群隔离饲养,并反复地进行检疫,及时挑出病猪。对隔离群要严行隔离措施,避免病、健猪只接触,防止人员互相串往。在经两次连续检疫,全群为,猪群也无流产和公猪睾丸炎病例时,才可认为本猪群得到净化。
(2)加强消毒及兽医卫生措施对隔离猪场、用具等进行常规的消毒。做好猪产房的卫生及消毒工作。妥善处理流产胎儿、胎衣、胎水及分泌物。粪便堆积发酵后利用。工作人员的防护工作。特别是发生流产时要注意防护。
(3)病种猪的处理由于猪只饲养的周转较快,病猪以饲养屠宰淘汰为宜。实践证明逐步淘汰和肉品合理利用是一种积极的措施,各地可因地制宜采用。此外,对特别贵重的病种猪,可考虑进行对症治疗,如子宫炎时的冲洗和治疗、抗生素的应用等等。
(4)培育健康幼龄种猪这是净化病猪群,更新猪群的一项积极措施。仔猪在断乳后饲养,2月龄和4月龄各检疫一次,两次检疫为阴性时,才可认为是健康仔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