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肠道传染病。包括仔猪黄痢、仔猪白痢和仔猪水肿病三种,临床上以发生肠炎、肠毒血症为特征。猪大肠杆菌病在世界各地均普遍存在,是仔猪最常见的传染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病原】大肠杆菌是人和动物肠道的常住菌,大多数无致病性,其中的某些血清型为病原菌,如K88、K99等。这些致病性大肠杆菌特别是引起仔猪消化道疾病的大肠杆菌,多能产生毒素,引起仔猪发病。大肠杆菌产生多种毒素,如内毒素、肠毒素、致水肿毒素和神经毒素。肠毒素是造成腹泻的主要因素。大肠杆菌产生两种肠毒素,一种是热敏肠毒素,另一种是热稳定肠毒素。致水肿毒素和神经毒素引起仔猪水肿病。大肠杆菌为肠杆菌科埃希氏菌属中的大肠埃希氏菌。本属菌为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芽孢,有鞭毛,无荚膜,两端钝圆短杆菌。在普通培养基上极易生长,于37℃24小时形成透明浅灰色的湿润菌落,在肉汤培养中生长旺盛,肉汤高度混浊,并形成浅灰色易摇散的沉淀物,一般不形成菌膜。MR试验阳性和VP试验阴性,不产生尿素酶、苯丙氨酸脱氢酶和硫化氢,不液化明胶,不能利用枸橼酸盐。由于能分解乳糖,因而在麦康凯培养基上生长可形成红色的菌落。本菌对外界因素抵抗力不强,60℃15分钟即可死亡,一般消毒药均易将其杀死。大肠杆菌有菌体抗原(O)、表面(荚膜或包膜)抗原(K)和鞭毛抗原(H)三种。目前已有173个O抗原,99个K抗原,56个H抗原。
1、仔猪黄痢(新生仔猪腹泻)本病主要发生于1周龄内的新生仔猪,是初生仔猪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多发于新母猪所产的仔猪。临床上以拉黄色水样粪便和迅速死亡为特征。
【流行病学】本病多发于炎夏和寒冬潮湿多雨季节,春、秋温暖季节发病少。1日龄内的仔猪最易感染发病,一般在生后3天左右发病,最迟不超过7天。初产母猪所产仔猪发病最为严重,经产母猪所产仔猪较轻。猪场卫生条件不好,新生仔猪初乳吃的不够或母猪乳汁不足以及产房温度不足,仔猪受凉,都会加剧本病的发生。
【临床症状】潜伏期最短的为8~10小时,一般在24小时左右。有时窝中几头发病,常整窝猪全部发病。最初为突然拉稀,排出稀薄如水样粪便,黄至灰黄色,有腥臭味,随后拉稀愈加严重,数分钟即拉1次水样粪便。病猪严重脱水,体重迅速下降,可达30%~40%,精神沉郁,迟钝,眼睛无光,皮肤蓝灰色,质地枯燥,最后昏迷死亡。
【病理变化】无特征性的病理变化,比较突出的病变是肠道的急性卡他性炎症,其中以十二指肠最为严重。还可见到败血症的病变。
【诊断】一般根据多发于3~7日龄左右的新生仔猪,且新母猪产的仔猪更严重;拉黄色水样粪便,发病率和致死率都高及高度脱水等特点,可做出诊断。现在先进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如单克隆抗体已应用于诊断试剂盒中,并用于对感染仔猪的粪便或小肠内容物中致病性大肠杆菌的直接的、快速的鉴别诊断。探针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已经发展起来,可用于大肠杆菌菌毛粘附素和肠毒素的编码基因的检测。鉴别诊断:应注意与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仔猪白痢、仔猪红痢及轮状病毒性腹泻等区别。
【防治】治疗:由于仔猪发病日龄小,病程急,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不过一旦出现腹泻,马上对整窝猪用药物预防治疗,可减少损失。本菌易产生耐药性,应先做药敏试验,选最敏感的药物治疗。磺胺嘧啶0.2~0.8克、三甲氧苄氨嘧啶40~160毫克、活性炭0.5克,混匀分2次喂服,每天2次,至愈。庆大霉素,口服,每千克体重4~11毫克,1天2次;肌肉注射,每千克体重4~7毫克,1天1次。环丙沙星,每千克体重2.5~10.0毫克,1天2次,肌注。硫酸新霉素,每千克体重15~25毫克,每天2~4次。预防:(1)疫苗免疫 目前我国已研制成功预防仔猪大肠杆菌腹泻的K88-LTB基因工程活菌苗(简称MM活菌苗),有K88、K99、987P、F41的单价或多价灭活菌苗,在母猪产前4~6周免疫,使新生仔猪通过哺乳获得保护。(2)自家灭活菌苗 由于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很多,因此有条件的猪场可通过分离本场的致病菌,制成灭活菌苗,这样针对性较强,效果好。(3)抗血清的被动免疫 利用分离的致病菌株制成的抗血清或经产老母猪的血清对初生仔猪进行注射或口服,可减少疾病的发生。(4)药物预防 可在仔猪出生后全窝用抗菌药口服,连用3天,预防发病。(5)加强饲养管理 注意提高产房的温度,严防受凉。要让仔猪吃足初乳,做好卫生和消毒工作,保持猪舍环境的清洁、干燥。
2、仔猪白痢仔猪白痢也是哺乳仔猪常见的腹泻病,以排乳白或灰白色带有腥臭的浆状稀粪为特征,发病率高而死亡率低。本病主要由大肠杆菌引起,实际观察中,一些非细菌性的原因亦能引起仔猪白痢,这两者互相联系、互相影响。
【流行病学】大肠杆菌广泛地存在于养猪环境中,如被粪便污染的地面、水源、饲料及其他物品中,仔猪极易感染。主要发生于10~30日龄仔猪,以2~3周发病最多,7天以内或30天以上发病的较少。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一般以严冬、早春及炎热季节发病较多,尤其是气候突变时多发。有时不采取治疗措施也可自愈。饲养管理不善、卫生条件差以及仔猪受凉等各种不良因素都能诱发本病。
【临床症状】病猪体温一般不升高,精神尚好,到处跑动,有食欲。病猪主要发生下痢,粪便为白色、灰白色或黄白色,粥样,有腥臭味,有时粪中混有气泡。如治疗不及时,下痢可逐渐加剧,肛门周围、尾及后肢常被稀粪沾污。仔猪精神委顿,食欲废绝,消瘦,走路不稳,寒战。
【病理变化】死猪胃粘膜潮红肿胀,以幽门部最明显,上附粘液,少数严重病例有出血点。肠粘膜潮红,肠内容物呈黄白色,稀粥状,有酸臭味,有的肠管空虚或充满气体,肠壁菲薄而透明,严重病例粘膜有出血点及部分粘膜表层脱落。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肝和胆囊稍肿,肾苍白。
【诊断】根据本病多发于10~20日龄的小猪,一窝仔猪中陆续发生或同时发生;排白色、灰白色或黄白色粥样的粪便;多发于严冬及炎热季节;有较突出的诱因存在;大多发生在母猪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不良的养猪场内等特征,可做出诊断。
【防治】治疗:要及时,只有在早期治疗和改善饲养管理的前提下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有的病程延长到2~3周以上,其恢复的仔猪生长发育缓慢。总的说来,如能改善饲养管理,及时进行治疗,预后是良好的。治疗的药物同仔猪黄痢,但最好以药敏试验为依据,选择最敏感的药物进行治疗。预防:要加强仔猪的饲养管理,不要让仔猪受凉感冒,有条件的可用自家菌苗免疫母猪进行预防。
、猪水肿病猪水肿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毒素引起的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致死性的疾病。临床上以全身或局部麻痹、共济失调和眼睑部水肿为主要特征。发病率为5%~30%,死亡率达90%以上。
【流行病学】本病呈地方流行性,常限于某些猪群,不广泛传播。多见于春季和秋季。主要发生于断奶后1~2周的仔猪,突然发生,病程短,致死率高。发病猪多是饲养良好和体格健壮的仔猪。本病的发生与饲料和饲养方式突然改变,如饲喂单一或喂给大量精饲料、气候变化等有关。初生时发生过黄痢的仔猪一般不发生本病。传染源主要为带菌母猪和感染的仔猪,由粪便排出病菌,污染饲料水和环境,通过消化道感染。
【临床症状】主要是发病突然,体温不高,四肢运动障碍,后躯无力,摇摆和共济失调,有的病猪做圆圈运动或盲目乱叫,突然猛向前跃;各种刺激或捕捉时,触之惊叫,叫声嘶哑,倒地,四肢乱动的游泳状;体表某些部位的水肿是本病的特征症状,常见于眼睑、结膜、齿龈,有时波及颈部及腹部皮下;病程短的数小时,长至7天以上,致死率约为90%。
【病理变化】主要病变为水肿。胃大弯和贲门部位的胃壁水肿,切开水肿部,可见粘膜层和肌层之间有一层胶胨样水肿,无色或带茶色或红色,厚度不一,范围约数厘米;胃底有弥漫性出血;上、下眼睑,结肠肠系膜及淋巴结水肿,整个肠系膜呈凉粉样,切开有多量液体流出;肠粘膜红肿,甚至出血;有些病猪直肠周围存在一层胶胨样水肿;全身淋巴结几乎都有水肿病变;心包、胸腔、腹腔有较多积液,液体澄清无色,或带黄色、红色,暴露空气后形成胶胨状。有的病例没有水肿变化,但内脏有出血,以出血结肠炎最为常见。
【诊断】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病理剖检变化,可对该病做出初步诊断。鉴别诊断:注意与猪瘟、猪丹毒、炭疽、贫血、胃溃疡等相区分。猪瘟也偶有肠水肿的病变,猪丹毒有时可见眼睑水肿,炭疽可发生内脏和颈部的水肿,但这几种病发生于各种类型的猪,以败血症为主要变化,高热不断,应注意与本病区分。贫血、胃溃疡等其他因素导致的水肿,一般病程较长,致死率低,胃壁无病变,适当治疗即可好转。
【防治】治疗:本病治疗效果不好。利用分离的病原菌制备高免血清,给仔猪口服或注射,可用于预防或紧急治疗。对发病仔猪在饲料中加入盐类泻剂连用2天,然后用卡那霉素、硫酸新霉素或硫酸链霉素,每天2次,连续注射2~3天。对此病主要是综合、对症疗法。病初采用亚硒酸钠、维生素E及对症治疗,有一定的效果。预防:加强断奶前后仔猪的饲养管理,提早补料,训练采食,使断奶后能适应独立生活。断奶不要太突然,也不要突然改变饲料和饲养方法;饲料喂量逐渐地加,防止饲料单一或过于浓厚,增加富含维生素的饲料;保持猪舍的清洁卫生,坚持每天消毒,母猪饲料中加入15%的金霉素1千克。用0.1%高锰酸钾水,在初生仔猪吃乳前口服2~3毫升,每间隔5天口服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