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鸡免疫抑制性疾病及其危害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7-03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669

近几年家禽业的发展逐步趋于规范化、专业化,但是疫病问题成了影响我们家禽业发展的重要问题;饲料和种已经不是主要因素。新病不断出现、疫病控制难又是导致兽医界束手无策的主要问题;为什么家禽疾病越来越难控制?免疫抑制病的普遍存在,导致家禽群体免疫力低下、抗病力差使群体防病御病差,造成易发病、病难控制的直接因素。

我们养鸡业要想迅速迈过这个鸡病无法控制的阶段,就必须让养殖集团、企业、养殖场的兽医迅速转变思路,拨开表面发病现象,撕去影响疾病控制的幕后黑纱我们才能迅速迈过这个坎;让养殖户轻松养鸡。让养殖户不再为疾病难控丧失养殖激情,我们就要了解和认知免疫抑制性疾病及其危害。

1家禽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危害

1.1常见免疫抑制性疾病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 (CIAV) , 马立克氏病病毒 (MDV)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IBDV), 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 (REV) ,禽白血病病毒 (ALV) 传染性喉气管炎(ILT),禽流感(AI),新城疫(ND),呼肠孤病毒(ReoV)感染,霉菌病。尤其是两年来血管瘤白血病、霉菌病的大面积广泛流行成了关键性问题。

1.2免疫抑制性疾病对家禽生产的危害

2009年来,临床上表现最明显的免疫抑制性疾病多见是血管瘤白血病、霉菌病;它们对家禽生产影响是很直观的。免疫抑制病实际都是普遍存在的,如鸡传染性贫血病毒 (CIAV) , 马立克氏病病毒 (MDV)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IBDV), 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 (REV) ,禽白血病病毒 (ALV在各类禽群中都容易发生。主要使群体出现个体生长不均匀,生产性能下降,免疫接种效果不佳或无效,抗病力下降,死淘率高、发病率高,药费高等;甚至导致禽群发病后出现疫情复杂化,用药物治疗难以控制。

值得强调的是这些免疫抑制性疾病,临床上危害最大的应该是影响患群的接种任何疫苗无效或效果不佳,抗病力极为低下;使患群生产性能无法得到任何保障,直接影响到经济效益和养殖激情。

2.重视免疫抑制性疾病的防控策略

2.1 通过对这些免疫抑制病的防控,可以有效防控它们直接对家禽的危害。本病引起的直接损失如生产性能低、死亡率高、体重严重下降等;导致免疫抑制后出现抗病力低、疫苗应答低、并发、继发其他疾病。

2.2 法氏囊病的防控策略

①种母鸡,最好能用灭活油乳剂苗接种 2次;
②出壳雏鸡需饲养在清洁卫生的环境里,防止被强毒感染(特别是2周龄内);
③避免使用中毒偏强的活疫苗作首免(原因有二:可损害法氏囊,导致免疫抑制。造成场地长期污染)。

④两次免疫。为了对付雏鸡母源抗体水平不均的问题,可考虑用既能克服母源抗体干扰、对囊又无损害的中毒偏弱活苗提前首免,使母源抗体水平较低的雏鸡提早获得主动免疫,然后再用中毒疫苗二免。

2.3网状内皮增生病(RE)防控策略

目前尚无疫苗供应,因此该病的防制重点在于 消除垂直传播(剔除阳性的公鸡和母鸡);将雏鸡饲养在干净隔离的环境中;避免使用被REV污染的鸡胚来生产疫苗以及从RE阳性种鸡场引种或购苗,这对当前养禽业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我国从八十年代起大量地从国外引进各式各样的种禽以及各国禽用疫苗的大肆涌进我国市场,仅就REV所带来得问题而言恐怕要大大超出我们的预料。

我国当前存在的众多机构和单位使用非SPF鸡胚生产活疫苗的状况, 恐怕也是该病扩散与流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2.4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防控策略

2.4.1 把种鸡群的净化作为控制该病的首要任务; 避免使用ALV污染的鸡胚来生产活毒疫苗; 以及从AL阳性种鸡群引种或购苗是目前最可行的预防措施。种群的净化是控制本病的主要措施;建议种鸡群净化措施如下:

⑴ 20周龄:采泄殖腔拭子作病毒群特异抗原

(Gsa)的检测(ELISA),淘汰阳性鸡;
⑵ 22周龄:检测抗体(ELISA或中和试验)及

病毒血症(病毒分离及Gsa),淘汰V+鸡;
⑶ 23周龄:取头2枚蛋的蛋清作Gsa检测,淘

汰阳性鸡;
⑷ 26周龄:取头一个雏的胎粪作Gsa检测,淘

汰阳性的同一母亲的雏及母鸡;
⑸ 40周龄:每只母鸡取二枚蛋作蛋清Gsa检

测,淘汰阳性鸡

2.4.2 工作体会

Ø 白血病的防控关键在于种群净化,而且要从

生物安全开始;
Ø 净化工作是非常有效的;
Ø 净化需要持之以恒地工作;
Ø 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包括防止疫苗的污染、与未净化群混养)可使得净化工作事半功倍

2.5 传染性贫血(CIA)的防控策略

首先应避免垂直传播,主要通过种鸡群的净化以及在母鸡开产前进行有效的免疫。

其次,避免雏鸡被其他免疫抑制性疾病及CIAV的早期感染。

3.重视免疫抑制病的意义

家禽业的发展生物安全措施是最基础的工作,其次就是免疫抑制行病毒的感染;如果不重视生物安全的措施的构建,我们养禽业是不会得到发展的,没有发展的前提。那么免疫抑制性疾病的感染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使这类疾病尤其是病毒性免疫抑制病毒的感染,会给我们养禽业带来巨大的冲击;同样也是无法保证,甚至根本就不能得到发展。我们只有充分认识的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危害,认真做好其检测防控工作才是真正防控禽病的一大举措。 (作者:徐京生 )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