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北方鹅的饲养有一定的季节性,人们往往是春天或夏初孵化鹅雏,到秋天选留一部分鹅雏后,将其它鹅全部作为商品鹅卖掉,这样能更好利用青草及农副产品,降低养鹅成本,提高养鹅效益。春天和夏初也是小鹅瘟的高发季节,一旦发生会造成雏鹅大批发病和死亡,给养鹅生产造成巨大损失。要控制小鹅瘟发生,要弄清小鹅瘟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变化,以制定更好的防治办法。小鹅瘟的病原及病原抵抗力: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是细小病毒属成员之一。本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在-20度下能存活2年,能耐56度达3小时之久。
一、小鹅瘟的流行特点:
1、小鹅瘟的病原及病原抵抗力: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是细小病毒属成员之一。本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在-20度下能存活2年,能耐56度达3小时之久。
2、北方多发生于春季和夏初。
3、多发生于30日龄内的雏鹅。
4、日龄越小发病越高,死亡率越高。
5、病雏鹅和带毒成年鹅是本病的传染源,小鹅瘟病毒可经卵垂直传播,健雏鹅主要是由于采食被污染的饲料和饮水而经消化道传染,也可因与病雏鹅直接接触而传播。
二、临床症状:发病后鹅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拉稀,羽毛蓬乱,肛门周围被粪便污染,喙端、蹼紫色,脱水、抽搐。
三、剖检变化:皮肤脱水干瘪,肠道的肠粘膜炎症,肠道中有长条状或香肠状栓子,直肠粘膜充血,有出血点, 肝、肾、心等器官出血。
四、诊断:根据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实验室诊断。
五、防治:
1、加强鹅场的卫生,做好环境消毒。
2、选健壮、无病的种鹅,
3、加强对孵化环境消毒,种鹅在开产前一个月注射小鹅瘟鸭胚化GD弱毒苗,使初生雏鹅具有免疫抗体。
4、一旦发病可用小鹅瘟卵黄抗体进行治疗,同时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