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一例雏鹅水中毒的诊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6-09  来源:湖南科技报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295

某养鹅专业户饲养的雏鹅群突然群体发病,并大量死亡。

现场了解得知,该鹅群共有2000只,已有15日龄。10日龄前在育雏室饲养,之后转入现笼舍。由于天气不好,转入笼舍后室内一直实施人工加温,保持室温30℃左右。

发病当天鹅主人看天气转晴,将鹅群放到笼舍外草坪上,并放置了充足的饮水器让鹅群自由饮水。鹅群似乎口渴异常,见水后即暴饮,大约20多分钟后,鹅群即开始发病,紧接着出现死亡,2小时内死亡265羽。

病鹅临床表现为,精神沉郁,步态不稳,共济失调,张口摇头或头颈后仰、转圈,嗉囊胀满,口流粘液,排出白色或白绿色水样稀粪。出现严重神经症状的雏鹅,数分钟后即倒地死亡。剖解死鹅尸体,除发现脑水肿、嗉囊充满液体外,无其它特征性病变。

检查笼舍发现,由于鹅主仓促购回雏鹅,鹅舍准备不够充分,面积狭小,密度过大,因空间狭窄无法放置充足的饲槽和饮水器。舍内空气污浊,湿度大,温度高。

根据病鹅临床症状及现场调查分析,该鹅群因为长时间在舍内高温下饮水不够,出现脱水,放出笼舍后暴饮导致水中毒。当即建议鹅主人将水槽撤去,将鹅群移到干燥处,等1小时后再喂给0.9%的盐水,水中加少许糖,并且控制饮水量,不让暴饮。按此措施处理后。鹅群病情很快得到缓解,约2小时后逐步停止死亡。

雏鹅发生水中毒,是由于雏鹅饮水不足引起脱水,遇有水即暴饮,使体内水分迅速大量增加,导致组织内大量蓄水,血浆中的钠、氯离子浓度急剧下降,水分大量进入细胞内引起细胞水肿,特别是脑细胞水肿而引发一系列的病理过程。

本病的防治关键是在雏鹅出壳后及时供给饮水,平时注意供给充足饮水,防止脱水的发生。如已发生脱水,立即停喂淡水,在水中加入0.9%左右的食盐和少许搪,并控制饮水量不让雏鹅暴饮,可以防止雏鹅水中毒。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