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猪只众多,每头都要重点关注吗?那就胡子眉毛一把抓了,精力资源不允许。哪些是我们重点关注的对象? 在这个问题我们先探讨另外一个问题:猪场的效益从哪里来?有两个指标:母猪的生产性能、饲料的利用率。我们没有办法减少猪的采食,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扩大繁殖性能和提高饲料转化率,来分摊母猪的饲料成本和压缩育肥猪的饲料成本,成本的降低意味着效益的提高。
现在这个问题的答案很清楚:就是所谓的“一大一小”。为什么母猪和小猪需要我们重点关注,重点保护呢?这是由其自身的生理特点和在猪群中的地位决定的。
母猪是整个猪场的核心,猪场的生产能力是以每头母猪提供的年出栏生猪的数量来衡量的。母猪的成本是固定的,提供的出栏生猪数目越多,分摊的母猪成本越少,相对应的猪场的效益也就越好。
如母猪每年用料为1100公斤,提供20头,每头分摊55公斤;如出栏18头,每头分摊61公斤;每减少一头多用饲料3公斤,成本增加6元,连带其他费用,如人工、药费、设备折旧等等,成本会更高。
而母猪管理不善时会造成弱仔、病仔、疆猪等,还会造成饲养工作量加大,增加人工成本,治疗成本增加,饲料利用率降低,管理费用增加等,这些成本的增加是无形的。
让人遗憾的是我国在这方面整体水平还相对较差,与发达国家的数目还有差距,而且猪场之间也是参差不齐。据统计,国际先进水平是25头左右,而我国的平均水平是14头多。个别猪场甚至连10头都不到。
从生殖理论上讲,一头母猪一次排卵可达到20枚以上,但实际上,一头母猪只能提供出栏生猪7头左右,也就是只有三分之一的卵子变成了最终的产品——肉猪。那么卵子都哪里去了呢?实验表明,从卵子到形成产拦猪,损失最大的是从配种到产仔阶段,占死亡总数的84%,其次是哺乳阶段,占死亡总数的12% 。而生长期最长的保育育肥阶段只占总数的4%。
出猪少多是因为种猪管理不善,没有产出足够多的活仔猪。另一方面是仔猪的成活率较低。仔猪的成活率低是目前我国养猪业存在的另一大难题。
所以说猪场重点抓的就是母猪和仔猪。抓两头能控制全局,抓住主要矛盾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对母猪和仔猪的关注将大大获得更丰厚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