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本菌现有21个血清型,各血清型之间无或少交叉保护,为革兰氏阴性杆菌。病变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脑膜炎以及部分病例出现干酪性输卵管炎、结膜炎、关节炎为特征。
养鸭场一旦传入本病,病原即在发病鸭场持续存在,引起不同批次的幼鸭感染发病,且难以扑灭,是当前危害养鸭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流行病学诊断
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低温、阴雨潮湿的季节较为多见,尤以冬春季为甚。各品种鸭均易感,1-8周龄鸭多发,其中以2-3周龄的小鸭最易感,8周龄以上的鸭很少发病。
本病的发生和流行与应激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如果卫生条件差、饲养密度过大、饲料营养不均衡、缺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更易造成本病的发生和传播。
临床诊断
1、最急性病例未见明显症状便突然死亡。
2、急性病例主要表现为嗜睡、缩颈、软脚、食欲下降,下痢,粪便稀薄呈白色或淡绿色。眼的周围有湿润的分泌物黏着,故有“眼镜鸭”之称。鼻孔常流出浆液或黏液性分泌物。部分病例出现神经症状,如头颈震颤、转圈、不停的摇头、点头、阵发性痉挛,向上仰望、两腿伸直呈角弓反张状,不久抽搐而死。还有的病例出现呼吸困难、张口呼吸、跗关节肿胀等症状。病程一般为1-3天。
3、4-7周龄鸭病程1周或以上,多呈亚急性或慢性经过。临床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困倦,少食或不食,下痢,腿软、伏卧或呈犬坐姿势,间有共济失调、痉挛性点头、摇头摆尾、前仰后翻、翻倒后仰卧、两腿在空中划动,呈游泳状,不易翻转,惊叫,头颈歪斜,转圈或倒退等神经症状。病程1周以上。
病理诊断
最急性病不出现明显症状而突然死亡。最特征的病理变化是浆膜表面的纤维素性渗出物,尤以纤维素性心包炎、纤维素性肝周炎和纤维素性气囊炎(三炎)最明显。
1、心包炎,心包液增多,心包膜附着纤维素性渗出物,心包内填充淡黄色纤维素快,病程较长时可见心包膜与心外膜粘连。
2、肝周炎,肝肿明显大于正常,肝呈橙红色或土黄色,质脆,胆囊肿大;肝脏表面覆盖有一层极易剥离的灰白色或灰黄色纤维素膜,病程较长时渗出物呈干酪样不易剥离。
3、气囊炎,气囊壁增厚,浑浊,不透明,表面有纤维素性渗出物;病程较长时渗出物可机化而与胸壁粘连,有时个别病例腹腔积液。
4、脾脏略肿大,呈斑驳状,表现有灰白色坏死斑点,表面附着纤维素性假模。
5、部分病例肠道充血出血,以十二指肠最为严重,表面有黄色胶东样分泌物,直肠处可见白色或浅绿色稀粪。
6、患鸭有神经症状时,可见纤维素性脑膜炎,脑膜充血出血。
7、慢性病例还见有坏死性皮炎和关节炎。
鉴别诊断
临诊上对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断应注意与大肠杆菌病、鸭衣原体病、雏番鸭“花肝病”、鸭沙门氏菌病、鸭流感、鸭副粘病毒病、鸭病毒性肝炎、鸭霍乱、曲霉菌病、小鸭副伤寒、鸭瘟等相区别。
1、与大肠杆菌病的鉴别诊断患病鸭群发生本病时,常有60%以上的病群同时混合感染大肠杆菌病。大肠杆菌性败血症的病变表现为心包炎、肝周炎和气囊炎,与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病变非常相似。大肠杆菌病剖检时有特殊臭味,病鸭心脏和肝脏表面附着的渗出物较厚,一般为干酪样(凝乳状),色较重,不易剥离,肝脏肿大呈铜绿色。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病鸭心脏和肝脏表面附着的渗出物较薄,一般较湿润,色淡。‚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病鸭表现头颈震颤、歪斜等神经症状,而大肠杆菌病不表现神经症状。
2、与鸭衣原体病的鉴别诊断鸭衣原体病是由鹦鹉热亲衣原体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病理变化表现为心包炎、肝周炎和气囊炎,与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病变非常相似。鸭衣原体病粪便呈黄绿色水样,气味恶臭,而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病鸭常排白色黏稠样粪便。‚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病鸭表现头颈震颤、歪斜等神经症状,而鸭衣原体病不表现神经症状。
3、与雏番鸭“花肝病”的鉴别诊断雏番鸭“花肝病”是由番鸭呼肠孤病毒引起的对雏番鸭有着较高发病率和病死率的一种传染病。病程较长的“花肝病”病鸭表现的心包炎与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有相似之处,但鸭疫里默氏杆菌病还表现肝周炎和气囊炎,雏番鸭“花肝病”则没有肝周炎和气囊炎的变化。‚流行病学方面,雏番鸭“花肝病”发生于7-35日龄雏番鸭、雏半番鸭和雏鹅,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多发生于1-8周龄各品种鸭。
4、与鸭沙门氏菌病的鉴别诊断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病鸭常排白色黏稠样粪便,而鸭沙门氏菌病的病鸭常排绿色或浅绿色水样粪便或黑褐色糊状粪便。‚二者病程较长后均可引起鸭喘气、消瘦和神经症状,但剖检时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可见心包炎、肝周炎和气囊炎,而鸭沙门氏菌病的病鸭偶见心包炎,以肝脏呈古铜色、表面的灰白色小坏死点及盲肠肿胀、内有干酪样物质形成的栓子为特征。
5、与鸭流感的鉴别诊断鸭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其中由H5亚型病毒引起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很高。其表现的神经症状与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有相似之处。鸭流感表现心冠脂肪、心肌出血;胰腺出血、表面有大量针尖大小的白色坏死点或透明样液化灶等,与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病变完全不同。‚鸭流感发生于各日龄的鸭,而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多发生于1-8周龄各品种鸭。
6、与鸭副黏病毒病的鉴别诊断鸭副黏病毒病是由禽I型副黏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病鸭表现扭头、转圈或歪脖等神经症状,于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相似。鸭副黏病毒病表现胰腺的轻微出血或白色坏死点,腺胃黏膜脱落和腺胃乳头轻微出血,与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完全不同。
7、与雏鸭病毒性肝炎的鉴别诊断多数鸭病毒性肝炎的病鸭在临死前表现的神经症状与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有相似之处。但二者的病变完全不同,肝炎病鸭的肝脏明显肿大,质地脆弱,色泽暗淡或稍黄,肝脏表面有明显的出血点或出血斑,有时可见有条状或刷状出血带,没有纤维素性渗出物;脾肿大。而鸭疫里默氏杆菌病表现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可以此鉴别。
8、与鸭霍乱鹅鉴别诊断鸭霍乱常发生于较大日龄的中雏鸭和成年鸭,剖检的主要特征是心冠沟脂肪布满小出血点,肝脏有针尖大小的黄白色坏死灶。
9、与曲霉菌病的鉴别诊断曲霉菌病常发生于梅雨季节,由饲料霉败变质引起,更换饲料后即见减少。病鸭有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剖检见肺和气囊有特征性真菌性病灶。
10、与小鸭副伤寒的鉴别诊断小鸭副伤寒见于2周龄内的雏鸭,主要特征是严重下痢,眼有浆液脓性结膜炎。剖检见肝有细小的灰黄色坏死点,肠粘膜水肿、充血及点状出血。
11、与鸭瘟的鉴别诊断鸭瘟发生于小鸭和大鸭,病死率较高。临床上见肿头、流泪,两脚发软,严重绿色下痢,泄殖腔水肿、充血和出血。剖检见腺胃黏膜有出血斑点,肠粘膜充血、出血,肝有大小不一的灰黄白色坏死灶,坏死灶中有小出血点,或坏死点周围有环状出血带。
药物治疗
多种抗生素如阿米卡星、头孢塞呋钠、复方阿莫西林、氟苯尼考等均有较好的疗效。为了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治疗时不同疗程要选用不同的抗菌药,避免使用单一抗菌药。
山东步步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治疗本病的主要药物有赢韦奇、将平安、赢福奇和赢杆宁等,为防止混合感染可适当添加抗病毒药物如清瘟败毒散等,如表现有神经症状要首先赢福奇,因为此药可通过血脑屏障;为提高治疗效果可增加鱼肝油和电解多维等。
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其实是不彻底的,常常发生一用药就好,一停药又发病的情况。这是由于环境中存在致病性细菌的原因。因此,在治疗的同时,要加强卫生管理,死鸭与粪便要及时清除,鸭舍、运动场及用具要定期彻底消毒,直至疫情得到控制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