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羊伊氏锥虫病的诊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4-22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一天  浏览次数:190

一、临床症状

病羊初期精神不振,体温41℃持续数日后下降,以后体温再度升高,呈间歇热。病羊采食、反当减少、眼结膜苍白、贫血,出现黄疽,被毛粗乱无光,阵发性咳嗽。常离群呆立,消瘦,头、体躯下垂部和四肢皮肤有水肿或包块,尿呈棕色。有的羊还出现神经症状,反应迟钝,运动障碍,如转圈或遇到障碍物不知避让仍想前行等。病程稍长的多呈慢性经过。病羊多在发病10天左右死亡。

二、诊断

一病原体检查从病羊的耳静脉采一滴新鲜血液,滴在载玻片上,加盖玻片制成压片,镜检可见活动弯曲的纺锤状锥虫。

二剖检病死羊只严重胸、腹水。在肺泡、支气管内可见白色丝线状虫体。

根据临床症状、尸体剖检、病原体检查,诊断为山羊伊氏锥虫病。

三、防治措施

一防治原则。采取先对症治疗,增强病羊体质;再逐步驱杀血浆原虫和体内寄生虫。

二对症治疗每只病羊用10%安钠咖5 m15%维生素C 20 ml,5%葡萄糖300 ml充分混合后,实行耳静脉缓慢滴注,以增强羊体抵抗力。

三杀灭血液原虫对症治疗1天后,将血虫净(规格1 g/瓶)用注射用水配成5%溶液,按5 mg/kg体重剂量吸取原液再抽取5%葡萄糖至20 ml充分混匀后,进行耳静脉缓慢推注。随后对其他54只山羊按同样方法、剂量进行预防性驱虫。

四驱杀体内寄生虫10天后,用丙硫咪哇按5 mg/kg体重剂量对示范户的羊群逐户进行口服给药,以驱除肺丝虫等体内寄生虫。

五防疫注射再过10天左右,对羊群注射魏氏梭菌病四联氢氧化铝菌苗,每只羊一律肌肉注射5 ml。

六在治疗的同时,加强羊群饲养管理,搞好羊舍卫生,多饲喂紫花苜蓿、冬牧70等优良牧草。

采取上述措施后,病羊已痊愈,羊群膘情好转。

四、小结与讨论

一山羊伊氏锥虫病是由伊氏锥虫寄生于羊的血浆中,靠吸血昆虫蛇蝇传播而引起的以高热、贫血、黄疽为主要症状的一种血液原虫病。本次发病,一方面由于羊群长途运输、受风寒侵袭;另一方面由于生活环境突然改变,山羊产生应激反应,从而诱发了本病。伊氏锥虫在病羊的血浆中分裂繁殖,破坏了造血器官功能,使红细胞携氧能力减弱,加上羊群在引种前可能已混合感染了肺丝虫病,最终导致病羊消瘦、贫血、呼吸困难和心力衰竭而死亡。

二从外地引进种羊时,要注意调查疫病流行病史,并搞好种羊的产地检疫,防止传染病或寄生虫病的传入。

三饲养管理中,粪便应堆积进行生物热发酵处理,以杀灭虫卵或幼虫。流行季节避免到潮湿和中间宿主多的地方放牧。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