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饲料中蛋白质水平和饲料中使用抗生素的关系?
虽然动物蛋白原料比植物蛋白原料具有更好的消化性,但是2000年欧盟饲料法规禁止肉骨粉、血浆蛋白粉等动物源饲料原料在饲料中的应用;氧化锌可抗腹泻和促生长,铜可促生长,但是2004年欧盟饲料法规进一步限制了子猪和生长肥育猪中氧化锌和硫酸铜的用量,生长肥育猪中氧化锌的用量从每千克250毫克降到每千克150毫克,20千克以下的子猪饲料中硫酸铜的含量从每千克175毫克降到每千克170毫克;抗生素曾一度被用于提高子猪机体健康和促生长,而欧盟饲料法规在2006年全面禁止在饲料中使用抗生素。在受到这么多限制因素的影响后,营养学家如何确保断奶子猪的生长性能和饲料采食量,如何用营养措施来维持子猪的机体健康呢?
子猪阶段更容易发生腹泻,这一方面是由于子猪断奶后存在很大的应激,另一方面断奶子猪的消化系统还处于发育阶段,对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能力有限。近20年来,国外很多研究学者致力于子猪日粮中粗蛋白质和腹泻率之间相关性的研究发现,随着日粮中粗蛋白质水平逐渐下降,子猪腹泻率呈显著下降的趋势。这是因为蛋白质的消化首先是在胃内盐酸的作用下,其3级空间结构被降解成多肽,由于子猪分泌盐酸的能力有限,所以当日粮中粗蛋白质水平下降后,这些相对较少的蛋白质可以得到充分的降解,食糜的酸性相对较高,进入肠道后段发酵的食物残渣减少了,有害的细菌在pH值相对较低的后肠道发酵增殖的机会大大降低了,因此子猪的腹泻率下降了。这样能大大地降低在子猪日粮中抗生素使用的必要性。
长期采食高蛋白日粮对猪的健康水平会产生影响吗?
过量的蛋白供给一般会导致更高的热产量,特别在高温环境下对猪的生长不利,并伴随内脏重量(特别是肝和肾)的增加(Le Bellego和No?鄄blet,2002年),预示肝脏和肾脏的代谢和解毒功能长期亢进,造成猪群体性健康水平下降。
相反的证据是:20世纪80年代就有研究表明,长期采食低蛋白日粮的猪,肝脏、肾脏的重量较采食高蛋白日粮的猪轻,说明采食低蛋白日粮的猪肝、肾氮代谢负担减轻,动物机体更加健康。圈舍有害气体减少,有利于解决冬季猪场通风与保暖这样的矛盾性问题,有利于减缓喘气病的发生。健康的猪群对外界环境有更强的抵抗能力。
Nyachoti等(2006年)研究表明,不同蛋白水平对子猪(6.2千克~12.6 千克)的脾脏重和小肠长度无影响,而当日粮蛋白水平从23%下降到17%时,胃和肝脏重量显著下降(P<0.05)。
Kerr(1988年)发现,低蛋白组(-4%CP+Lys+Trp+Thr)的肝脏重有显著下降的趋势(P<0.05),这与机体被毛覆盖率增加有关,而肝脏是机体最主要的产热器官,因此,低蛋白日粮添加合成氨基酸可能会降低机体的热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