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鸡传染性鼻炎病的诊断和防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3-22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224

随着我国规模养殖的不断扩大,呼吸道病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特别是秋冬季节,温度的突然降低,呼吸道的疾病更是成了许多肉鸡、蛋鸡饲养密集区挥之不去的顽固性疾病 。而传染性鼻炎的发生率比较高,如果诊治不当,治疗不及时常与大肠杆菌病、支原体病混合感染后死亡率很高。不仅增加了养殖成本,而且造成疾病治疗的延误,给养殖造成重大损失。

由此可见,了解鸡传染性鼻炎的发病原因和如何正确诊断,在防治传鼻提高养殖经济效益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就自己的临床经验对引起鸡传染性鼻炎的因素及其症状作一分析,供广大兽医工作者和养殖业主参考。

一、病原及流行特点

传染性鼻炎是由副嗜血杆菌引起鸡的一种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侵袭鸡的鼻腔、鼻窦粘膜和眼结膜,可蔓延到支气管和肺部。其特征为鼻腔、鼻窦粘膜发炎,流水样鼻涕,颜面水肿,流泪,以及呼吸道症状。任何年龄的鸡均可发病,一般秋末和冬季可发生流行,特别是到了冬季,为了保温造成通风不良导致本病在寒冷季节多发,具有来势猛,传播快,发病率高,降蛋快,死亡率低的特点。一般2~3周即可康复。

二、临床症状

本病潜伏期短,为1~3天。病鸡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生长停止,蛋鸡开产期延迟,产蛋量下降10%~40%不等。该病的死亡率约为20%,如有并发症,则死亡率较高。

病初鼻腔流出稀薄水样液体,眼结膜潮红,进而角膜混浊、失明;鼻液浓稠并有臭味,堵留鼻腔而出现甩头甩鼻,可闻到难闻的臭味;颜面、鼻窦肿胀,公鸡肉髯常见肿大;呼吸困难伴有啰音,鼻孔周围凝结成痂,常粘有饲料,由于鼻孔蓄脓,肿胀并蔓延到面部,重者头部肿大,如炎症蔓延至下呼吸道,则呼吸困难,病鸡常摇头欲将呼吸道内的粘液排出,并有啰音,咽喉积有分泌物的凝块,最后常窒息而死。

三、病理变化

本病发病率虽高,但死亡率较低,尤其是在流行的早、中期鸡群很少有死鸡出现。但在鸡群恢复阶段,死淘增加,但不见死亡高峰。这部分死淘鸡多属继发感染所致。病理剖检变化也复杂多样,有的死鸡具有一种疾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有的鸡则兼有2~3种疾病的病理变化特征。具体说在本病流行中由于继发病致死的鸡中常见鸡支原体病、鸡大肠杆菌病等。

主要病变为鼻腔和窦粘膜呈急性卡他性炎,粘膜充血肿胀,表面覆有大量粘液,窦内有渗出物凝块;常见卡他性结膜炎,结膜充血肿胀;脸部及肉髯皮下水肿。严重时可见气管粘膜炎症,偶有肺炎及气囊炎;鼻腔、眶下窦、眼结膜急性卡他性炎症并附有粘性分泌物,久病鸡见有干酪样物;蛋鸡见有卵黄性腹膜炎、软卵泡、血卵泡,公鸡睾丸萎缩。

四、鉴别诊断

与传染性支气管炎鉴别诊断 雏鸡发病重,呼吸症状明显,流鼻液,无头部肿胀。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肾肿大苍白,肾小管、输尿管有多量尿酸盐沉积,药物治疗无效,病死率高,患病成年鸡呼吸症状不明显,产蛋量急剧下降,软壳蛋、沙皮蛋较多,蛋清稀薄如水,浓蛋白层消失。蛋白稀薄如水,畸形蛋增多。

与传染性喉气管炎鉴别诊断 多见于成年鸡,出血性炎症,呼吸困难,咯血(血性粘液),气管粘膜出血性坏死,久病鸡喉气管粘膜带一层干酪样假膜,无头部肿胀,磺胺类药物和抗生素治疗无效。

与支原体病鉴别诊断 发病慢,呼吸道症状明显且时间较长,一般数周或数月,肿脸的鸡在鸡群中传播较慢,并且精神和采食变化不大,气囊发炎、混浊、增厚,囊腔内附豆腐渣样分泌物,而传染性鼻炎气囊无此病变。

与维生素A缺乏症鉴别诊断 病鸡趾爪卷缩,眼睛流出奶样分泌物,喙和小腿黄色变淡。剖检可见鼻腔、口腔、食道以致嗉囊的黏膜表面有大量白色小结节,严重时结节融合成一层灰白色的伪膜覆盖于黏膜表面。

通过以上症状可对传鼻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实验室诊断:可将取得的窦分泌物经窦内接种2~3只健康鸡,如果经1~2天发生鼻炎即可确诊,也可以通过细菌分离培养确诊。

五、 预防措施

对传鼻的预防,主要靠注射鼻炎灭活苗。 传染性鼻炎二价或三价氢氧化铝胶灭活油苗,胸部或腿部肌内注射0.5毫升/只,6 ~8周龄首免,10~15天后产生免疫力,12~16 周龄或开产前二免,每只1毫升(可分2处接种),保护率达90%以上,免疫期6个月。此外,还有传染性鼻炎一新城疫二联灭活油苗、传染性鼻炎一鸡毒支原体病二联灭活油苗、传染性鼻炎一新城疫一产蛋下降综合征三联灭活油苗等。

六、治疗措施

①副鸡嗜血杆菌对磺胺类药物非常敏感,是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

一般用复方新诺明或磺胺增效剂与其他磺胺类药物合用,或用2~3种磺胺类药物组成的复方制剂均能取得较明显效果。但养殖户是有所顾忌的,主要是担心影响鸡群产蛋。由于本病的传播速度相当快,即使不使用磺胺类药也必然会引起减蛋,如果在发病初期合理地用药,则能迅速控制病情,减少继发感染机会,同时可起到缩短病程,加快鸡群康复的作用。

②对于病鸡采食明显下降,拌料不能保证体内药物达到有效浓度时,使用抗生素采取肌肉注射的办法同样可取得满意效果。可肌肉注射青霉素+链霉素5-10单位/只、庆大霉素100~200毫克/只,连用3~5天,疗效显著。

③对于免疫过两次或两次以上疫苗,且发病数量较少的,应避免使用产蛋影响较大的磺胺类药物,可选用红霉素、强力霉素、恩诺沙星等药物治疗。

总之磺胺类药物和抗生素均可用于治疗,关键是给药方法能否保证每天摄入足够的药物剂量,这才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是值得注意的问题。

七、防治体会

1、免疫接种、良好的饲养管理、完善的生物安全和卫生消毒措施的有机结合,才是防制鸡传染性鼻炎最为有效的措施。

由于秋末冬初季节交替或寒冷的冬季,气温忽高忽低,乍热乍冷,昼夜温差大,冷空气致使呼吸道粘膜血管收缩,造成局部血液循环不畅,抵抗力下降是该病发生的主要诱因。所以改善鸡舍环境,注意通风和保温,是消除该病的关键;此外,对鸡舍应定期清粪,定期消毒,实施良好的生物安全和卫生消毒措施,制定科学严格的消毒和管理措施,是控制和切断该病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的有效方法;采用优质全价饲料,加强饮水及饮水用具清洗消毒,减少应激因素,提高鸡群体质,提高机体自身抗病能力,加快疾病的转归的必要条件。

2、正确使用药物,注意用药的方式方法,有效控制病情。

用磺胺类、抗生素类、喹诺酮类药物饮水或拌料,或肌肉注射,均可以很好控制鼻炎,但如果使用不当或药量、疗程不足,会增加病情。另外,在冬季治疗鼻炎时,注意使用磺胺类、抗生素的同时,适当配合抗病毒药物,例如在饲料中添加银翘散、扶正解毒散等中药方剂。才能有效控制疾病,产生明显的治疗效果。

3、注意和相类似疾病的区别,防止误诊,发生继发感染,增加治疗成本。

慢性呼吸道病、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维生素A缺乏症等疾病与传鼻症状相似,如果不能及时准确判断,将导致传鼻病症加重或继发其他疾病,如大肠杆菌、支原体,使病程延长,增加治疗成本。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