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的诊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2-20  来源:《养殖技术顾问》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296

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是由猪圆环病毒引起的,多发于5~12周龄的断奶仔猪,患猪逐渐消瘦、虚弱、被毛蓬乱、呼吸困难,生长发育严重受阻。随着生猪产业的发展,其发病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给生猪生产构成严重的威胁。

2007年9月,某猪场陆续出现消瘦体弱病猪,畜主先后使用抗菌药和抗病毒药治疗无效,已有1头病猪死亡,要求前往诊治,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1、基本情况

该场是小型专业母猪场,建于村边山坡脚下,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构造为中间分、两边开的半封闭式结构,共有猪舍16间。存栏生猪总共73头,其中,母猪9头,架子猪32头,断奶不久的仔猪两窝共19头,哺乳期仔猪13头。患猪为断奶不久的仔猪,有6头患病,已死亡1头,其他猪未出现异常情况。该场只对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传染性胃肠炎等病实施过免疫。因疏于清理,猪舍周边排污沟渠不够畅通,积有较多粪尿,周边环境卫生较差,畜主平时除清除猪粪和洗栏外,对猪舍很少消毒。

2、临床症状

患猪严重消瘦,皮肤苍白,虚弱,被毛蓬乱,呼吸困难,腹股沟淋巴结明显肿大,有2头病猪体温偏高,一头伴有腹泻症状。

3、剖检变化

患猪全身淋巴结肿大,有明显充血、出血,表面可见蓝色浸染,腹股沟淋巴结比正常大4倍左右;肺脏部表面呈斑纹状,硬而有弹性,有分散的灰褐色病灶,表现为多灶性间质性肺炎;肝脏和肾脏外表可见花斑状花纹,肝变硬,肾脏肿大;胃肠部未见明显病变。

4、实验室检查

4.1病理学检查

取病料在显微镜下观察,肺脏和淋巴结组织的淋巴细胞呈多种白细胞浸润,淋巴细胞萎缩坏死,巨噬细胞聚集,细胞浆内有嗜酸性包涵体,上皮细胞、肾上皮细胞也有包涵体,并见有蓝染物质。

4.2血清学检查

采病猪血样分离出血清用ELISA检测呈阳性。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查的结果,确诊为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

5、防治措施

避免过早断奶和断奶后更换饲粮。对有此病存在的猪场,仔猪断奶的日龄,可以延迟至28天或35天,断奶后要继续饲喂断奶前的饲粮至少10天。在断奶仔猪饲料中按1吨饲料添加利高霉素1.2千克,15%金霉素2.5千克或强力霉素150克、阿莫西林150克,连续使用15天。避免断奶后并窝并群,应采用小群或小栏原窝原群饲养,小栏之间要有实体隔墙。这样可以减少相互间的争斗,并减少窝与窝之间的传播感染。避免在断奶前、后1星期内多次注射疫苗、免疫刺激或免疫应激,必须根据猪场或周边的疫病情况,合理制定免疫程序,避免断奶前后过多地对仔猪免疫。降低饲养密度,提供舒适环境。为防止猪圆环病毒病的发生,许多兽医专家都提出要降低饲养密度,并注意通风和保暖,以进一步减少对仔猪的环境应激。

强化猪场的生物安全。猪场的生物安全,不仅要贯彻于猪场与外界之间,还要贯穿于猪场内部,即猪舍与猪舍之间。减少后备母猪的购入数量。由于不同健康状态来源的种猪,免疫力各不相同,会造成猪群不稳定的免疫状态。确需引种,应加强检疫,防止疫病带入。断奶仔猪舍在进猪前必须严格消毒,要求以猪舍为单位进行全进全出制度,但猪栏之间应用实体隔墙分开。在猪舍门口设置消毒池,人员进舍必须脚浴消毒,以减少水平传播。

加强饲养管理,增强猪群机体抵抗力,防止仔猪并发感染。对同群仔猪及时选用呋喃妥因、土霉素碱、痢菌净、泰乐菌素等药物加入饲料中拌匀饲喂,连喂8~10天。新生仔猪断奶5天后选用上述药物拌料饲喂1星期。

及时对健康猪群实施猪肺炎支原体病防疫注射,对怀孕母猪实施猪细小病毒病免疫,以防止混合感染。

经采取上述防治措施后,病情基本得到控制,除有2头猪相继发病外,其他猪未出现同样病情。在随后出生的几窝仔猪中也未发生该病。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