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届中国牛业发展大会论文集
摘 要: 奶源安全涉及诸多因素,其中包括在饲草料基地种植过程中的土壤、肥料、农药、水源及饲草料质量,饲料添加剂、兽医兽药、圈舍、场地、卫生等等。对奶牛疾病及乳房炎采取抗生素全身液体疗法或局部治疗都会产生抗生素奶,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奶源的安全。本人经多年用中兽医治疗奶牛疾病及乳房炎,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由本人主持完成的“中草药辅助针刺治疗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应用与研究”项目在 2008-01-22 日经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组织的鉴定验收,发有科技成果鉴定证书。该项成果的技术报告已被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分会、 2008 年学术年会、华东区第十八次中兽医科研协作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308 页刊载。对该项技术予以认可。该项目经 4028 例各类型乳房炎患牛的治疗试验,治愈率 96.1% ,为目前国内领先水平。实践证明,中兽医治疗奶牛疾病及乳房炎在兽医兽药上是能够有效地保护奶源安全的。
关键词: 奶源安全;中兽医药;奶牛疾病;“综述”
1 中兽医理论对奶牛病因病机的简析
奶牛疾病从中兽医理论的观点论病因,外因也非风、寒、暑、湿、燥、火,但内因却无喜、怒、忧、思、悲,则有饥饱、恐惊、伤。
中兽医理论认为,奶牛的发病机制,无论是外因或内因都不未乎阳阴、表理、寒热、虚实、“八纲”辩证。从病变部位的程度而言又分为五脏六腑、营、气、卫、血。故在临床上采用望、闻、问、切、触手段,判断病在哪里,属于什么性质。紧紧围绕“八纲”与五脏六腑、营、气、卫、血来分析发病机制进行辩证施治。
2 奶牛疾病在临床上的辩证施治
在临床上把奶牛的各种症状综合起来,归类分析。例如凡是热症、实证、表证都属阳症,在治疗上分别要用汗、吐、下、泻、清等法治疗。相反,寒证、里证、虚证属阴症,治以温、消、补和等法。
另外,根据临床症状,来判断病变部位和属性,应用五脏六腑学说、经络学说及营、气、卫、血学说,通过辩证来指导施治方案。通常来讲影响奶源安全的疾病莫不过是奶牛的乳房疾病了。
3 中兽医药治疗奶牛乳房疾病的原理及辩证施治
3.1 原理
中兽医认为哪儿有邪毒直接从哪儿的病灶用针刺,放出邪毒是较直接、有效的治疗方法。从奶牛乳房解剖学来分析,乳房属于皮肤衍生物,这就决定了乳房疾病以针刺为主,直接从病灶放出邪毒,辅以中草药调节营、气、卫、血,增强脏腑功能提高抗病能力,达到治疗目的。而脏腑病变不能直接用针刺,是以服用中草药调理为主,针炙调节为辅的。
3.2 辩证施治
本人经 30 多年的奶牛临床型乳房疾病的诊疗实践证明,把奶牛乳房疾病大致分为四类,即乳房水肿、乳房血肿、乳房脓肿、乳房肿块。根据不同类型的乳房疾病分别选用大、中、小宽针直刺乳房病灶,放出渗出物、瘀血、脓汁及奶酪样类似豆腐渣絮状物,辅以中草药组方灌服。 3 ~ 5d 便可痊愈。也有个别乳房肿块和乳房脓肿患牛需康复的时间 7 ~ 15d 。乳房肿块要恢复到原来的产奶量大约需 30 ~ 50d 。
有关中兽医治疗奶牛疾病在临床上的应用,本人就多年的临床诊治病例略举了五种疾病的治疗方法及效果,被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2008 年学术年会、第一届中国兽医临床大会论文集 1122 发表。在该论文中简明讲述了将中兽医的治疗方法应用到家畜疾病防治中的深远意义,其中就有中草药针炙对人畜都无毒副作用,安全可靠。可想应用中兽医药治疗奶牛疾病及乳房炎是能够对奶源安全撑起保护伞的。
4 中兽医治疗奶牛疾病及乳房炎与抗生素疗法对比的显著特点
4.1 与其他治疗方法相比,治疗成本降低了 60% ~ 80% ,治疗的时间缩短了三分之二,体现出疗效短、见效快、省时省钱。
4.2 在治疗过程中始终不影响产奶售奶,不影响牛奶的质量,没有休药期,克服了用抗生素治疗的耐药性和所产生的抗生素奶。仅此一举,每头奶牛就给奶农增加 472.5 元的收入。计算方法为有抗奶休药期 7d × 25kg × 2.70 元 =472.5 元。增收效益十分可观。
4.3 治愈率 96.1% ,治愈率高。因乳房疾病而被淘汰的泌乳牛降低了 50% 。
4.4 环保生态意义深远而重大。在 2008-11-23 日的《中国畜牧兽医报》第 11 版刊登了题为“科学家偿试用中药解决牛奶抗生素残留”一文,文中报导了梁剑平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小组提出了“传统中药具有低毒,不易产生耐药性,在生物体内代谢快等特点,用于防治细菌性疾病是科学、可行的。他们在示范养殖基地切断了对奶牛的所有抗生素供给,只用中草药治疗感染细菌性炎症的奶牛,饲料中也严格不加尿素或易生成三聚氰胺类添加剂,示范生产出来的牛奶抗生素达到零残留,供应给奶企业生产出安全优质的乳制品。同时还明确地阐述了食物中的抗生素和其他化学物质残留将对人体带来的风险。他们的课题组已研制出“六茜素、葛根素”等中药新制剂,临床试验表明,这些重要制剂在治疗奶牛乳房炎、子宫内膜炎等细菌性疾病效果显著。基于兽药给人类带来的健康风险,全球的科研人员都在积极寻找抗生素替代品 [1] 。在 2009-01-18 日的《中国畜牧兽医报》 11 版刊登了题为“畜禽养殖业如何克服抗生素耐药性问题” [2] 一文,其中之一就有应用中草药防治畜禽疾病来克服抗生素耐药性。种种迹像表明,应用中兽医药治疗奶牛疾病是能为奶源安全起到保护作用的。
4.5 尤其在“三鹿事件”后,中兽医治疗奶牛疾病在部分奶牛牧场,园区发挥出优势。奶农赞不绝口。它的简便易行可操作性深得奶户的认可。
5 发展中兽医药治疗奶牛疾病的建议
5.1 尽快将中兽医药治疗奶牛疾病这一技术组装集成,形成配套的相关产品,以产品的可操作性,使每一位奶农成为兽医。自己的奶牛只要用了这一产品,自己就能够实现治疗。加大推广面积和力度。
5.2 产品的制剂,要实现粉剂批量生产。因为中草药本身也是奶牛的饲草料来源。对奶牛而言是百利而无一害,既节约了饲草料,又达到了治病的目的,一举两得。对奶农而言也便于操作实施。若批量产业化生产提取剂型,所产生的药渣可能会堆积如山,对场地、环保、卫生及费用都会造成很大的压力。因此,粉剂生产该项目符合国家节能减排要求。
5.3 国家农业部及各级政府要引起高度重视,对已有的科技成果给予大力支持,早日把该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在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国家及各级科技部门要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经费重点用于重大成果的转化上。使奶牛中兽医药保健产业做大做强。本项技术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推广的数量不多,速度之慢,某种程度上就是得不到经费及各方面的重视和支持,形不成配套的产业和相关产品,奶户不能自己成为治疗者。 (原作者: 杨思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