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乙 型 脑 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1-13  来源:河南科技报  作者:星星  浏览次数:188

猪乙型脑炎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有明显的季节性。

临床症状 感染乙脑病毒的猪体温升高为40℃~41℃,呈稽留热,精神沉郁,食欲减退,饮水量增加,眼结膜潮红,有的出现视力障碍,病猪后肢轻度麻痹,步行踉跄,关节肿大,最后倒地死亡。

妊娠母猪患病时,常突然发生流产,产死胎或木乃伊胎。流产多发生在妊娠后期,流产时乳房胀大,流出乳汁,常见胎衣停滞,自阴道流出红褐色或灰褐色黏液。流产胎儿有的已呈木乃伊化,有的死亡不久全身水肿。有的子猪出生后几天内发生痉挛症状而死亡,有的子猪生长发育良好。

公猪发病后表现为睾丸炎,高热后一侧或两侧睾丸肿胀,阴囊发热,指压睾丸有痛感。数日后睾丸肿胀消退,康复或逐渐萎缩变硬。

防治措施 做好灭蚊、防蚊工作,切断传播途径,减少疫病发生。在乙脑流行季节前1~2个月对猪群接种乙脑弱毒疫苗进行预防。

发病后立即隔离治疗,做好护理工作,可减少死亡,促进康复。可用5%的葡萄糖溶液200~500毫升、维生素C10毫升静脉注射。为防止继发感染,可应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如20%磺胺嘧啶钠5~10毫升静脉注射。对兴奋不安的用安定按猪每公斤体重每次用0.1~0.3毫克肌肉注射,必要时静脉缓注,每天用量不超过10毫克。出现神经症状的为脑水肿或脑疝,对此一般可用20%甘露醇或25%山梨醇静脉注射,猪每公斤体重每次用10~20毫克,15~30分钟注射完,6小时后再注射1次或用异戊巴比妥钠(阿米妥钠),每次用2~5毫克,稀释后静脉缓注(每分钟注入1毫升)至症状缓解。对高热不退的及时降温退热,可用消炎痛肌肉注射,每次用12.5~25毫克,每4~6小时注射1次。物理降温可用30%酒精擦洗腹股沟、腋下、颈部,也可采用在圈舍内放置冰块、电扇吹等办法降温。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