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羊的类圆线虫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1-04  来源:中国畜牧业论文网  作者:星星  浏览次数:267

家畜类圆线虫病是由杆形科类圆属类圆线虫引起的寄生虫病,动物除直接接触具有感染性的丝状蚴而经皮肤或黏膜感染外,还可发生自身重复感染。本病流行有一定地区性和明显的季节性(夏、秋季多发)。该病给养羊业造成了大的损失,必须予以重视。

【病例】

10月5日,沂南县湖头镇黑牛石村,村民孙荣久、孙京可带一死亡羊只来求诊,两家养小尾寒羊60余只,自七月份开始,两家及邻居家绵羊、山羊陆续发病,症状相似:每次有

一、二只发病,病羊食欲渐减,体温38.5-39.3℃,逐渐消瘦,衰竭跛行数日后死亡,病程5-30天不等,一般多为20天。曾自主对发病羊注射过抗菌素,无疗效。至今已经陆续死亡30余只。

【检查】

羊只枯瘦,毛焦枯,眼内陷,结膜苍白。剖检可见,脂肪菲薄紧缩,肌肉松弛,皮下组织及可视黏膜苍白贫血,肝、脾、肾脏等器官变软、颜色浅,胃肠空虚,有稀少的褐色粪便,肠壁薄,小肠的部分段有带状和斑状出血。

对羊的小肠黏膜进行涂片镜检,发现大量虫卵。虫卵呈卵圆型,大型虫卵25×32um,卵壳薄而光滑,无卵盖,内有首尾相折的呈U型的幼虫,经再度对肠黏液仔细检查,发现大量细小的虫体。

虫体长1.0-1.2cm,细如5号针头,色白。镜下观察,虫体腔内有成串未排出的已含有幼虫的虫卵。

【诊断】

根据虫体及虫卵形态诊断为羊类圆线虫病。

【治疗】

羊群喂服丙硫咪唑片,一日一次,连续两天,间隔一周再用药两天。嘱托畜主,对发病羊要单独隔离,加强管护措施,必要时单独用药。加强羊群饲养管理综合措施,改善饲料、饲草质量;栏圈及时清扫、垫栏,定期消毒。

10月25日追访,羊群用药后,未出现新发病,病羊逐渐痊愈恢复,全群膘情好转。

【预防】

类圆线虫病多发于温暖季节,夏季多雨潮湿是该病发生和传播的主要诱因。因此,加强饲养管理措施,改善饲草、饲料品质,及时清栏垫栏,保持栏圈的清洁干燥,并且定期对栏圈进行消毒,羊群要定期驱虫。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