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酸是吡啶的衍生物,它很容易转变成尼克酰胺。尼克酸和尼克酰胺都是白色、无味的针状结晶,溶于水,耐热。3-乙酰吡啶、吡啶3-磺酸和抗结核药物异烟肼(雷米封)是尼克酸的拮抗物。
无论是饲料中的尼克酸和尼克酰胺,还是合成物都能以扩散的方式迅速而有效地被吸收。吸收的部位是在胃及小肠上段。尼克酸在小肠粘膜中可转变成尼克酰胺,然后在组织中与蛋白质结合,变成辅酶NAD(烟 酰 胺 腺 嘌 呤二核苷酸)或NADP(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代谢产物主要经尿排出。
尼克酸主要通过NAD和NADP参与碳水化合物、脂类和蛋白质的代谢,尤其在体内供能代谢的反应中起重要作用。NAD和NADP也参与视紫红质的合成。
尼克酸缺乏,猪表现为失重、腹泻、呕吐、皮炎和正常红细胞贫血。鸡生长缓慢,口腔症状类似狗的黑舌病,羽毛不丰满、偶尔也见鳞状皮炎。雏火鸡可发生跗关节扩张。
牛、羊瘤胃微生物能合成尼克酸。小牛饲喂低色氨酸的饲粮可产生尼克酸缺乏症。
尼克酸广泛分布于饲料中,但谷物中的尼克酸利用率低。动物性产品、酒糟、发酵液以及油饼类含量丰富。谷物类的副产物、绿色的叶子,特别是青草中的含量较多。饲粮中的色氨酸在多余的情况下可转化为尼克酸。对于猪,50mg色氨酸可转化为1mg尼克酸,但猫和貂以及大多数鱼类缺乏这种能力。除成年反刍动物外,都需饲粮提供尼克酸。但高产奶牛和饲喂高营养浓度饲粮的肉牛,饲粮中亮氨酸、精氨酸和甘氨酸过量、色氨酸不足、能量浓度高以及含有腐败的脂肪等,都将增加反刍动物对尼克酸的需要。
畜禽及鱼类对尼克酸的需要一般为每千克饲粮10-50mg。每日每千克体重摄入的尼克酸超过350mg可能引起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