啄癖是集约化养鸡中常见的症状,根据啄食部位不同,分为啄羽、啄肛、啄蛋等。
防治该病,应针对发生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及时移走互啄倾向较强的鸡只,单独饲养。隔离被啄鸡只,在被啄部位涂擦龙胆紫、黄连素等苦味气浓的消炎药物,一方面消炎,另一方面使鸡“知苦而退”。还可用废机油涂于鸡易被啄部位,利用其难闻气味和难看颜色防止鸡只啄咬。
断喙尽管不能完全防止啄癖,但能减少其发生率并减轻损伤,还可减少饲料浪费。7-10日龄断喙效果较好,开产前再修喙一次。断喙务求精确,最好请专业人员操作。
光照不宜过强,以每平方米3瓦的白炽灯照明亮度为上限。光照时间严格按饲养管理规程给予,光照过强,鸡啄癖增多。育雏期光照控制不当,产蛋期易发生啄癖。
降低密度,为鸡只提供足够空间,可减少啄癖发生。
加强通风换气,最大限度降低舍内有害气体含量。
严格控制温湿度,避免环境不适而引起拥挤堆叠、烦躁不安以致啄癖增强。
提供完善的平衡日粮,玉米含量不要超过65%,无动物性蛋白配方应特别注意氨基酸平衡,避免饲料单一。
在日粮中添加0.2%的蛋氨酸,能减少啄癖发生。每只鸡每天补充0.5-3克生石膏粉,啄羽癖会很快消失。缺盐引起的啄癖,可在日粮中添加1.5%-2%的食盐,连续3-4天,但不能长期饲喂,以免引起食盐中毒。
已形成啄癖的鸡群,可调暗舍内光线或采用红色光照,也可将瓜藤类、块茎类和青菜等放在舍内任其啄食,以分散其注意力。
补喂砂砾,提高消化率。可从河砂中选出坚硬、不易破碎的砂石,雏鸡用小米粒大小,成鸡用玉米粒大小,按日粮的0.5%-1%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