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诱发仔猪黄白痢的原因
1.1 内在因素 母猪怀孕期间营养不全面,所需矿物质和蛋白质不足,初生仔猪胃肠道尚未形成稳定的微生物生态系统,肾脏调节机能差,致病微生物大量繁殖,是导致仔猪下痢的重要原因。
1.2 外在因素
1.2.1 母猪管理不善 仔猪因吮吸母猪乳头、舔啃圈舍地面、饲料、母猪皮肤而食入病原菌是引起黄白痢的主要原因。少数母猪产后发生感染,引起乳汁变性,可致使仔猪发生肠胃炎。饲喂高能量饲料使母猪乳汁过浓,乳汁乳脂含量增高时仔猪很快会出现黄白痢症状。
1.2.2 仔猪胃肠功能发育不完善 初生仔猪胃肠道未发育完善,其分泌胃酸的机能极低,对细菌的抑制和杀灭力弱,乳糜在肠道内迅速分解成有害物质,严重刺激肠道黏膜,引起卡他性肠炎。肠道内容物发酵、腐败,产生大量气体,增加对肠道的刺激,使肠蠕动加剧,造成严重的吸收障碍,引发仔猪黄白痢。
另外,母乳质量差、供给不足或仔猪补饲较晚,仔猪发生缺铁性贫血、低血糖症及硒、维生素E等缺乏时也可诱发或继发黄白痢。
1.2.3 环境及应激因素影响 仔猪自身调节力差,气候突变、猪舍饮水及环境卫生差、圈舍潮湿、转群、分圈等因素均可诱发或加重该病。
2 流行特点
2.1 仔猪黄痢 本病发生于1周龄以内的仔猪,3日龄内发病的最为常见,1周龄以后不易发病。同窝发病率达90%,病死率高达100%。耐过仔猪经长时间调理才可恢复正常。本病的传染源为带菌母猪、病仔猪及其排泄物。
2.2 仔猪白痢 一般发生于10日龄至1月龄的仔猪,以10~20日龄多发,发病率高达50%以上,但死亡率低。本病的发生与仔猪体内菌群失调和母源抗体减少有关,其与各种应激因素也有密切的关系。
3 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
3.1 仔猪黄痢 病猪拉黄色糊状稀粪(粪内含凝乳小片),有腥臭味,肛门潮红,消瘦,脱水,昏迷死亡。皮下常有水肿,肠道膨胀,内有多量黄色液状内容物和气体,肠黏膜呈急性卡他性变化,以十二指肠最为严重。肠系膜淋巴结有弥漫性小点出血,肝、肾有凝固性小坏死灶。
3.2 仔猪白痢 病猪拉灰白色或黄白色糊状粪便,其味腥臭,患猪被毛粗糙无光,食欲减少,体温40 ℃左右,病程长短不一。病猪大多能自行康复,死亡的很少。
4 诊断
4.1 病原分离及纯化 初始分离可使用普通肉汤、普通琼脂斜面和麦康凯培养基。病料在营养琼脂上生长24 h后,形成圆形、凸起、光滑、湿润、半透明的灰白色菌落,其直经约为2~3 mm。在麦康凯培养基上呈红色。一些菌株在鲜血琼脂培养基上能溶血。
4.2 镜检 将分离到的细菌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结果见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
4.3 生化试验 本菌分解乳糖和葡萄糖,产酸产气,不分解蔗糖,不产生硫化氢,V-P试验阴性,利用枸橼酸盐阴性,不液化明胶,靛基质及M.R.反应为阴性。
4.4 动物试验 取24 h肉汤纯化培养物0.2 mL接种小白鼠,接种12 h后小鼠出现死亡,并从其肝脏中分离到与原病料一致的大肠埃希氏杆菌。
本病常与其他疾病并发,应注意其与支原体、葡萄球菌、链球菌、沙门氏菌等引起的关节炎,巴氏杆菌、葡萄球菌及链球菌等引起的急性败血症相鉴别。
5 防治
5.1 预防
5.1.1 夏天注意防暑降温,冬天注意防寒保暖。及时清除粪便,保持圈舍清洁、干燥、卫生。母猪产前圈舍清扫干净,将复合碘稀释后带猪消毒,坚持每周消毒一次。
5.1.2 母猪产前30 d接种大肠杆菌菌苗(K88,K99,987P基因工程苗)。仔猪1~2日龄和10日龄时各注射一次仔猪黄白痢菌苗,25日龄注射水肿快克(抗水肿抗毒素抗体)。
5.1.3 母猪产后口服中药,提高免疫力。
方剂:穿心莲35 g、白头翁50 g、大青叶25 g、黄芩30 g、鱼腥草30 g、知母30 g、银花40 g、连翘40 g、牛蒡子50 g、通草25 g、甘草15 g、黄柏40 g、秦皮30 g、黄连30 g、黄芪60 g、当归30 g、党参20 g共为细末,20~30 g/头一次量拌料喂服。
5.2 治疗
5.2.1 抗生素治疗 庆大霉素、黄连素、新霉素、多粘菌霉、磺胺二甲基嘧啶等对本菌有一定效果。由于本菌抗药性强,故应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敏感药物。
5.2.2 中药治疗 苍术15 g、白芍10 g、山药10 g、泽泻20 g共为细末,拌入饲料。母猪每天喂一次,量为30~50 g,仔猪则喂15~20 g,连喂1~3 d。
6 小结
预防仔猪黄白痢一方面要进行科学的免疫接种,并结合季节特点在饮水、饲料中投放中药调理,另一方面要注意生产母猪的管理及仔猪的保健,将防治重点放在提高仔猪自身抗病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