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以败血症和剧烈腹泻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该病主要侵害6周龄内的羔羊,多发于冬、春季节,常呈地方性流行或散发。患病羊、带菌羊是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为消化道。
症状 潜伏期可为数小时或1~2天。(1)败血型:主要见于2~6周龄的羔羊。病羊起初体温达41.5~42℃,精神委顿,结膜潮红,呼吸浅表,脉快而弱,表现神经症状,多于发病后4~12小时死亡。(2)肠型:主要见于7日龄的羔羊。病羊起初体温达40.5~41℃。后出现拉稀,粪便呈黄糊状,个别病羊粪便中带有黏液、血液或脓液,严重病例粪便中带有肠黏膜。病羊迅速消瘦、衰弱、脱水。病羊精神委顿、磨牙、卧地不起、瘤胃急剧臌胀,如不及时治疗,在病后24~36小时内昏迷死亡,病死率为15%~75%,有时可见化脓性-纤维素性关节炎。
预防 (1)加强母羊产前产后的饲养管理,增强羊的体质和抗病力。(2)使羔羊及时吮吸初乳,断乳期不要突然改变饲料。(3)保持羊舍干燥卫生,减少病原菌的感染。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增添保温设施。(4)应用我国研制的大肠杆菌苗,3月龄以下羔羊皮下注射0.5~1毫升,3月龄至1岁的羊注射2毫升。
治疗 (1)由于大肠杆菌血清型繁多,可用多价血清治疗。(2)用对本地分离的细菌敏感的药物治疗。(3)常用磺胺类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