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线杆菌病为慢性传染病,牛最常见,绵羊及山羊较少,病的特征是头部、皮下及皮下淋巴结呈现有脓疡性的结缔组织肿胀。本病为散发性,很少呈流行性。牛与绵羊可以互相传染,在预防上必须重视。
【病 原】
为林氏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lignieresii)。细菌呈杆状,在脓小粒中成为长链,为革兰氏阴性。主要侵害头部和颈部皮肤及软组织,可以蔓延到肺部,但不侵害其它内脏。本菌抵抗力微弱,单纯干燥和加热至50℃能迅速将其杀死。
【病的传染】
本菌平常存在于污染的饲料和饮水中,当健羊的口腔黏膜被草芒、谷糠或其它粗饲料刺破时,细菌即乘机由伤口侵入柔软组织,如舌、唇、齿龈、腭及附近淋巴结。有时损害到喉、食道、瘤胃、肝、肺及浆膜。
【症 状】
常见症状为唇部、头下方及颈区发肿。有些病区由于脓肿破裂,其排出物使毛黏成团块,于是形成痂块。未破的病灶均为纤维组织,很坚固,含有黏稠的绿黄色脓液,脓内含有灰黄色小片状物。
【剖 检】
此病只侵害软组织,常通过淋巴管在其他部位引起迁徒性病灶,故淋巴结常受影响,这是本病与放线菌病最重要的区别之处。在山羊,肺部病变主要为微小之白色结节,突出表面。
【诊 断】
由实验室做镜检确定。与此病相似的疾病有放线菌病、口疮、干酪样淋巴结炎、结核病以及普通化脓菌所引起的脓肿等,在临床上应注意进行区别诊断。
一般而言,放线菌病主要危害骨组织,放线杆菌病则只侵害软组织。与口疮的区别是,本病为结节状或大疙瘩,而口疮,形成红疹和脓疱,累积一层厚的痂块。干酪样淋巴结炎却最常发生于肩前淋巴结和股前淋巴结,而且脓肿的性状与放线杆菌病完全不同。结核病很少发生于头部,而且结节较小。普通脓肿一般硬度较小,脓液很少为绿黄色。
【预 防】
1.因为粗硬的饲料可以损伤口腔黏膜,促进放线杆菌的侵入,所以为了预防,必须将稿秆、谷糠或其他粗饲料浸软以后再喂。
2.注意饲料及饮水卫生,避免到低湿地区放牧。
【治 疗】
1.碘剂治疗:
(1)静脉注射10%碘化钠溶液,并经常给病部涂抹碘酒。碘化钠的用量为20~25ml,每周一次,直到痊愈为止。由于侵害的是软组织,故静脉注射相当有效,在轻型病例往往2~3次即可治愈。
(2)内服碘化钾,每次l~1.5g,每天3次,作成水溶液服用,直到肿胀完全消失为止。
(3)用碘化钾2g溶于lml蒸馏水中,再与5%碘酒2ml混合,一次注射于患部。
如果应用碘剂引起碘中毒,应即停止治疗5~6d或减少用量。中毒的主要症状是流泪、流鼻、食欲消失及皮屑增多。
2.手术治疗 对于较大的脓肿,用手术切开排脓,然后给伤口内塞入碘酒纱布,1~2d更换一次,直到伤口完全愈合为止。有时伤口快愈合时又逐渐肿大,这是因为施行手术后没有彻底用消毒液冲洗,病菌未完全杀灭,以致又重新复发。在这种情况下,可给肿胀部分注入l~3ml复方碘溶液(用量根据肿胀大小决定)。注射以后病部会忽然肿大,但以后会逐渐缩小,达到治愈。
3.抗生素治疗 给患部周围注射链霉素,每日一次,连续5d为一疗程。链霉素与碘化钾同时应用,效果更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