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不严 传染病的传播离不开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三个环节。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很多基层兽医机构人员配备、诊断水平、设备添置以及市场检疫条件等受诸多因素的限制,加之那些肆无忌惮的小刀手、个体贩运户的无序经营,致使该病迅速传播。
消毒不严 消毒是预防控制疾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我们提倡消毒代替防疫,防疫代替治疗。要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要求,尽早且及时地把疫病消灭在萌芽状态。
防疫程序不完善 当前诸多的小个体及散养户,对国家规定必须接种的疫苗缺乏明确的认识,对免疫程序知之甚少,凭侥幸、想当然搞养殖。就规模化养猪场而言,虽有较强的防疫意识,但免疫程序往往不完善。例如:为图省事,将多种疫苗同时注射;因缺乏防疫知识,短时间内接种多种疫苗;为贪图便宜,使用无批号疫苗;不按说明书操作;在同一场地同一疾病合用多家不同性质或类型的疫苗。就猪瘟和蓝耳病来说,二者不可相近接种,必须有一定的时间间隔,严禁同时接种,否则损失惨重,后患无穷。笔者认为,注射疫苗前一定要进行血清学检测,以检查抗体水平和抗体均匀度。采血时一定要选择各阶段猪群特别是种公、母猪一定要列入检测范围,只有全面且系统地检测,才能知道真正原发病原体,选择合适的接种时间,才能达到最好效果。慎防野毒、强毒感染。
技术水平欠缺 就养殖行业整体而言,其养殖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很多散养户不懂兽医知识也不咨询兽医,重用药、乱用药、错用药屡见不鲜。盲目用药或大剂量用药,结果由于药物无效或中毒反而造成病死率上升。规模化养猪场虽然具备了一定的养殖和管理技术,但它们也面临着知识的更新与学习。由于检测设备的限制,误断、错判的现象也在所难免。
药品的管理不力 疾病的预防与控制离不开药品,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违规生产、违法经营、见利忘义、制假、贩假、造假现象并不少见,确有一些假冒伪劣及质量不合格药品在市场上流通,加之某些从业人员鉴别能力欠缺,以及药品销售行业操作的不规范性,使养殖行业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总之,某些生产商和经销商对猪传染病的流行与暴发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