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盘吸虫病又名同端吸盘虫病、胃吸虫病或瘤胃吸虫病(rumen fluke infestation),是指由前后盘科的吸虫寄生于瘤胃引起的疾病,因而称为瘤胃吸虫病。成虫寄生在羊的瘤胃和网胃壁上,为害不大;幼虫则因在发育过程中移行于真胃、小肠、胆管和胆囊,可造成较严重的疾病,甚至导致死亡。该病遍及全国各地,南方较北方更为多见。这是绵羊的一种急性寄生虫病,早期以十二指肠炎与腹泻为特征。
【病原及其形态特征】
病原为前后盘吸虫(paramphistomum)。本科中的种类很多,其代表种是鹿前后盘吸虫(paramphistomum cervi)和在我国最常见的长菲策吸虫(fischoederius elongatus)。其成虫主要寄生在反刍动物的瘤胃壁上,有时在网胃和重瓣胃也可发现。大多数羊均有大量虫体寄生,危害一般不严重。如果有很多童虫寄生在真胃、胆管、胆囊和小肠时,可以引起严重的寄生虫病。虫体形态因种类不同而差别很大。有的长数mm,有的达20余mm;有的灰白色,有的深红色.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虫体肥厚,呈圆锥状或圆柱状。口吸盘在虫体前端,另一吸盘较大,在虫体后端,故不称双口吸虫,而称前后盘吸虫。
鹿前后盘吸虫:为淡红色,圆锥形,长5~11mm,宽2~4mm.背面稍拱起,腹面略凹陷,有口吸盘和后吸盘各一。后吸盘位于虫体后端,吸附在羊的胃壁上。口吸盘内有口孔,直通食道,无咽。有盲肠两条,弯曲伸达虫体后部。有两个椭圆形略分叶的睾丸,前后排列于虫体的中部。睾丸后部有圆形卵巢。子宫弯曲,内充满虫卵。卵黄腺呈颗粒状,散布于虫体两侧,从口吸盘延伸到后吸盘。虫卵的形状与肝片吸虫很相似,灰白色,椭圆形,卵黄细胞不充满整个虫卵,只在一方面集结成群。
长菲策吸虫:为深红色,长圆筒形,前端稍尖,长为10~23mm,宽3~5mm。体腹面具有楔状大腹袋。两分叉的盲管仅达体中部。有分叶状的两个睾丸,斜列在后吸盘前方。圆形的卵巢位于两侧睾丸之间。卵黄腺呈小颗粒状,散布在虫体的两侧。子宫沿虫体中线向前通到生殖孔,开口于肠管分叉处的前方。虫卵和鹿前后盘吸虫相似。
【生活史】
前后盘吸虫的生活史与片形吸虫基本相似,所不同的是中间宿主是小椎实螺或尖口圆扁螺。而且羊感染囊蚴后,童虫先在真胃、胆管、胆囊、小肠中寄生3~8周,最后返回到瘤胃中发育为成虫。
【症 状】
在童虫大量入侵十二指肠期间,病羊精神沉郁,厌食,消瘦,数天后发生顽固性拉稀,粪便呈粥状或水样,恶臭,混有血液。以致病羊急剧消瘦,高度贫血,黏膜苍白,血液稀薄,红细胞在3×1012/L左右,血红蛋白含量降到40%以下。白细胞总数稍增高,出现核左移现象。体温一般正常。病至后期,精神萎靡,极度虚弱,眼睑、颌下、胸腹下部水肿,最后常因恶病质而死亡。成虫引起的症状也是消瘦、贪血、下痢和水肿,但经过缓慢。
【剖 检】
在尸检时,大肠含有大量液体,混有血液。十二指肠肿胀、出血,可能含有大量幼吸虫。在死羊尸检或屠宰动物可偶然发现瘤胃内有成年吸虫, (图3—19)定位于前背囊的乳头中间。
【诊 断】
1.生前诊断 童虫引起的疾病,主要是根据临床症状, 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分析来判断。还可进行试验性驱虫,如果粪便中找到相当数量的童虫或症状好转,即可作出诊断;对成虫可用沉淀法在粪便中找出虫卵加以确诊。
2.死后诊断 在瘤胃发现成虫或在其他器官找到幼小虫体,即可确诊,同时可以推测其他羊只是否患有该病。
【防 治】
预防可参考片形吸虫病。治疗可用硫双二氯酚或六氯乙烷,用量、用法均同片形吸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