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提示:
有很多网友在网站上询问“高热病”该怎么治,得到的回答往往不那么令人满意,为什么呢?因为“高热病”的说法并不准确,“高热”是多种因素引发的猪病都能表现的临床症状。相关部门把“高热病”界定为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毒株所致,大家都知道蓝耳病是无药可治的,因此广大养猪人遇到这种病非常恐慌。下面看看芦惟本老师对“高热病”的看法。
自2006年6月,中国猪群中流行着以发热为主要症状并伴有高死亡率的疾病,给养猪业造成巨大损失,经多方诊断,无以统一,最后相关部门于2007年2月界定为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毒株所致,至今一年半,收效甚微,疫情仍在各省不同程度地流行,从上至下,无不谓此病为“高热病”。
人们从来没有怀疑“高热病”说的正确性,因为它表述的是事实;人们从来没辨说“高热病”说的认识论的肤浅性,因为从上至下,从专家教授到养猪人都如此表述;人们从来没有质疑过“高热病”说的危害性,因为大家都在万般无奈与诅丧中。
1 “高热病”的冠名是极不科学的
同所有发热的疾病一样,“高热病”不是独立的、单一的病种,在“病”的前面不能缀之“高热”。众所周知,发热这一病理现象可出现在众多疾病中,这些疾病涉及兽医领域的所有学科,内科中的中暑、肾炎可发热;雌畜科中的子宫内膜炎、乳房炎可以发热;外科中的败血症、烧伤可以发热;而不仅仅只有传染病才有发热。因此,将这种不同内涵的词组合一块必然产生逻辑上的紊乱,若用以指导临床工作,后果是严重的。
“高热病”不符合用症状冠以病名的条件。人医,兽医用症状冠名的疾病不少,例如天花,波浪热,手足口病,口蹄疫,黄痢,水肿病……。用症状冠名疾病本意是让人们在临床工作中有直观诊断的警觉性,因此,这样的冠名必须是能表述该疾病的特有症状,不是一般症状(发热即为一般症状);至少是鉴别范围很小的症状,例如口蹄疫要与其鉴别的是水疱病,水疱性口炎。如果用发热来命名,应以特征性热型来命名,如波浪热。由于发热与高热的疾病太多,鉴别极为困难;若作为一固定病种,必然引发诊断思维的混乱,故尔,不可以用“高热病”来冠名。
2 用一病概之“高热病”即“高热病”就是蓝耳病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是极其错误的。
在发生高致病性蓝耳病之前中国猪群中有没有发热的猪病?相信从相关专家教授到养猪一线的技术人员,饲养员,没有一人敢说没有,没有一个人敢撒下这弥天大谎。既然在发生高致病性蓝耳病之前中国猪群中就存在各种各样的发热性疾病,那么现今一见到猪群中发生发热的病就归结于蓝耳病,试问原本存在于猪群中的其它发热性疾病如猪瘟,伪狂,传胸,链球菌病等等都会见蓝耳病而却之吗?果真如此,那将是科技界的一重大发现。